廣德市農業農村局 2022-07-25 12:43
近年來,廣德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探索實施農業“標準地”改革,推進土地有序流轉,總結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業“標準地”改革經驗,為全市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提供保障。
邱村鎮白云村有農田近8200畝,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適合種植優質水稻。但由于這里農田地勢低,溝渠水系不暢通,夏季農田經常會干旱,雨季又會形成內澇,當地農戶苦不堪言,“種田靠天收”。如何改變現狀,是擺在白云村“兩委”干部前面一件頭等大事。
項目扶持是動力。白云村村集體經濟較弱,無資金投入農田建設,要想改變現狀,必須向上爭取項目資金扶持。有了錢才能建設排灌水溝渠、泵站、機耕路,才能進行田塊治理將小田變大田,建成標準化農田示范基地。2019年初,在邱村鎮政府的幫助下,白云村爭取到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300畝的任務。
農戶支持是根本。在高標農田建設過程中,為了便于機械化耕作,需要實行小田改大田,并將原承包田四至打亂,重新劃塊,實行確權確畝不確界。改建后,農戶再不能耕種自己的農田了,必須統一對外開招租,農戶可以按田畝領取租金。所以,動工建設的前提是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要先從農戶手中將農田統一返租到村。通過村“兩委”干部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得到了農戶的積極配合和支持。項目區內有359戶農戶愿意出租,還有25戶家庭中有60歲以上勞動力,想自己耕種,約有200畝農田。經過多次商量,最終決定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以400斤稻/畝(市場保護價)的價格統一返租項目區內2100畝農田。在農田建設中,將25戶的200畝農田集中調整到基地外圍,便于農戶耕種。
主體經營是核心。2019年高標準農田示范基地建成,下一步誰來經營?怎樣才能既讓村集體增收,又讓農民租金得到保障,又成了一個問題。村集體自主經營無人力無財力,那就只有靠引進主體來經營。經村會議研究并報當地政府同意,將2100畝農田經營權通過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進行了公開招租。最終馮益廣以440斤稻/畝(市場保護價)的價格中標。光有農田不行,還要有配套設施農業用地,用來建設廠房存儲糧食、建烘干設備,存放農業機械。白云村還協助經營主體向政府申報10畝設施農業用地。
共同增收是目標。2019年11月28日,馮益廣注冊成立了安徽益廣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政府和村的協助下,建設了標準化廠房,用于倉儲和安裝烘干設備;購置了各種農業機械設備,實行機械化耕作。2021年水稻畝均產量高達650公斤,一季油菜畝產達200公斤左右,實現了大豐收。公司還在當地農戶中招收了10人作為固定工人,農忙季節臨時用工50多人,農民除了獲得租金收入外,還可以實現工資性收入。村集體每年可以獲得40斤稻/畝(按市場保護價)的管理服務費約10萬元。通過實施“標準地”改革,最終實現了經營主體、村集體、農民三方共同增收的目標。
奈曼夯實中蒙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撐
本溪市明山區邁出鄉村振興發展新步伐
農機購置補貼助推金塔縣農業現代化發展
【青年創業者說】家庭農場主劉小軍: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有...
農業農村部啟動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創建
寧夏:經濟發展實現了量的跨越和質的提升
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通報6起“大棚房”問題典型案例
聯合國敦促設立全球糧食進口融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