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人事報 2022-07-23 06版 2022-07-26 12:54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下大氣力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隨著新一輪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人才和創新成為縣域發展的重要變量,唯有加強人才引育創新、深化產才融合發展,加快形成人才資源優勢,才能推動縣域經濟實現從依賴傳統資源投入到依靠創新驅動的轉變,才能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邁向高質量。
樹牢引才意識,建強梯次化人才隊伍。創新之道,唯在得人。現實中,縣域城市由于生活環境、工作平臺、發展空間與大城市存在差距,在高層次人才引進和集聚方面處于明顯劣勢,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變“跟風引才”為“精準引才”,形成人才競爭的洼地效應,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要努力和發展搶時間、搶機遇,圍繞做大做強優勢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現實需要,瞄準科學家、領軍人才等,以特殊政策、靈活方式引進培養,實現一個人帶活一個產業。要把政策重心和工作重點放在培育青年科技人才上,完善優秀青年人才全鏈條培養制度,鼓勵企業支持青年人才快速成長、早擔大任。要把高技能人才作為本地產業發展的基礎支撐力量,強化與高職院校的戰略合作,培育更多卓越工程師。
樹牢用才意識,搭建興才助才創業平臺。“蓋天下未嘗無賢,以不用亡;不必多賢,以見用興。”人才引來了,培養出來了,關鍵還是要用。不用,或者用不好,就會造成人才引進的“虛假繁榮”。鼓勵引導人才向縣域城市流動,必須積極搭建人才干事創業平臺,促進人才更好發揮作用。要緊抓高質量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和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機遇,全方位升級改造傳統平臺,使“老樹發新芽”,支持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創建各類科研創新平臺,爭創省級以上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高端平臺,讓“新樹開新花”,推進創新成果轉化,促進產學研結合。要抓住人才成長的“黃金期”大膽使用,把人才放在最能施展才能、最能接受鍛煉的重要崗位上,使其在“大浪淘沙”中盡顯“英雄本色”。
樹牢敬才意識,打造近悅遠來良好生態。“林深則鳥棲,水廣則魚游。”自然生態好則萬物生,人才生態好則群賢至。創造讓人才健康成長、安心工作的良好環境,是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關鍵所在。要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持續完善領導干部聯系專家制度,經常面對面地噓寒問暖,實打實地排憂解難,更好地回應和解決人才訴求。特別是對處于成長期、創業期的人才,不僅做到“扶一把”,還要“送一程”,在醫療保健、安家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解決后顧之憂,切實增強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激發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選樹先進典型,加強宣傳輿論引導,在全社會營造人人尊重人才、人人爭當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風尚。
作者:梁欣
山東省新泰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
呂風勇:著力提升縣域經濟競爭地位
立足區域特色 強化成果轉移 ——石家莊市縣域科技創新能力逐步提...
湖南瀏陽:多業“開花”發展縣域經濟
跟著“數字”看變化—— 縣域數字農業農村試點走上“云端”
多地深入推進縣域醫療共同體建設—— 家門口看病不發愁
消費市場正在釋放復蘇“暖意”
河南:“十四五”縣域醫療中心建設按下“快進鍵”
福建退稅減稅政策效應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