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2-07-26 15:59
國家成都農業科技中心落戶在成都科學城鹿溪智谷核心區,一座現代化的植物工廠就藏身于林立高樓間。工廠里的植物采用營養液立體栽培,LED節能光源提供光照,空氣中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以及營養液成分全部實現了智能調節……
7月12日,國家成都農業科技中心栽培架上的水稻已經掛滿了稻穗,在LED燈的照射下金黃一片。“這批水稻馬上就要成熟,從栽種到收割我們只用了60天。”中心植物工廠創新團隊科研人員李宗耕介紹,“這么短的時間就實現了水稻收獲,為植物工廠作物快速育種開辟了新的途徑,為未來植物工廠大規模生產糧食提供了技術儲備。”
科研人員在植物工廠內設計植物的擺放。年底,20層全自動無人植物工廠將會在國家成都農業科技中心建成。
科研人員在觀察瓶中藻類的生長。在藍紅混合光照射下,藻類的生長速度提高了一倍。
這座現代化的植物工廠不僅培育有水稻,還培育了小麥、大豆、玉米等糧食作物,以及常見的生菜、椿芽、小白菜等多種蔬菜。光環境是這座植物工廠內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楊其長及其團隊攻克的難題。陽光中包含赤橙黃綠青藍紫7種可見光和紫外線等光譜,其中的紅、藍光對植物光合作用促進最大,其他光譜對植物的開花、結實和色素形成也具有獨特的功能。“我們的很多次試驗都失敗了,植物要么被‘曬’死,要么長勢不行。”經過不斷的摸索,楊其長團隊首次在國際上提出了植物“光配方”的概念,并突破多項核心技術,終于讓LED能以不同的光譜配方,針對不同作物進行精準供光,創造出光強、光質、光周期可調的人工光環境條件,提升了光能利用效率,降低了生產能耗。
植物工廠里的蔬菜在全環控環境下生長,病蟲害發生幾率相對較低,因此無需噴灑農藥。
有了光,就有了更多的可能。紫花苜蓿是草原牧區主力飼草,多光譜光源培育的紫花苜蓿已在新疆、內蒙古等地進行了推廣。目前,科研團隊正在研究適合黃河上游四川牧區的飼草,來更好地保護黃河流域的生態。
國家成都農業科技中心正在建設的20層全自動無人植物工廠是楊其長團隊獨立自主研發的超級食物生產系統,配備有全套自動化作業機器人、智能化移送系統及智慧管理決策系統,可實現從播種、間苗、采收、清洗、包裝等全栽培過程的自動化操作及高效智慧管控,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人化。
國家成都農業科技中心落戶在成都科學城鹿溪智谷核心區,植物工廠就在大樓內。
“我們用一種大幅提升土地利用率和食物產能倍增的生產方式,通過垂直空間利用及其周年連續生產,單位面積產能可達大田生產的數十倍甚至上千倍。”楊其長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他相信會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智慧農業這個行列,一起來建設新時代高水平的天府糧倉。(記者 何海洋 攝影報道)
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草原糧倉更殷實——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今年夏糧總產量同比增長1.0%,秋糧面積穩中有增 大國糧倉,穩產...
香港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權威專家談學習領會習近平主席重要...
鄭州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未來6小時內,降水量將達50毫米以上
未來一周長江流域將有兩輪強降雨 長江防總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人民財評:鄉村民宿,靠品質贏得未來
四川德陽旌耘糧倉獲2022法國NDA設計獎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