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農業農村 2022-10-09 13:37
1抓好科學管水
早稻在孕穗及抽穗揚花期要保持淺水層,齊穗至灌漿結實期要保持田間干干濕濕,以濕為主,提高土壤供氧能力,保持植株根系活力,實現養根護葉,收割前5-7天斷水。抽穗揚花期若遇強降雨和連續降雨,要及時排水、露田,防止穗部淹水造成絕收且能提高根系活力;若揚花期出現持續35℃以上高溫天氣,要及時灌4-5厘米深水,降低穗層溫度;有條件的地方可采取日灌夜排,調節群體小氣候,提高結實率。再生稻頭季目前大多處于孕穗期,要保持3-5厘米淺水層至抽穗揚花期,齊穗后干濕交替,雨水多的地區可保持土壤濕潤,以改善株型和提高根系活力。頭季稻收割前10-12天結合施催芽肥后灌淺水自然落干至收割,期間若田塊土壤過干,及時灌跑馬水,收割時田塊土壤有一定松軟度,但不餡腳、不泛白,以減少機收碾壓,影響再生芽萌。
2抓好合理施肥
要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因時因地因苗施好穗粒肥,早稻抽穗后看苗補施壯籽肥,一般畝施尿素1-2公斤或施用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蕓苔素內酯兌水5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1-2次,增強后期葉片光合能力,促進籽粒灌漿結實。針對再生稻頭季前期分蘗較差的情況,對一二類苗,重點在倒二葉期施好保花肥,防止穎花退化,促進大穗形成。對群體偏小、長勢較弱的田塊,提前在倒三葉抽出時施肥,促花與保花相結合,穗肥按每畝氮肥3-5公斤、鉀肥3-5公斤進行施用。
3抓好病蟲防控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結合當地病蟲情報及田間病蟲發生實況,綜合應用農業防治、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以水稻“兩遷”害蟲、稻瘟病、紋枯病等病蟲害為重點,加強監測預警,根據天氣變化適當增加病蟲調查次數,實時掌握病蟲發生情況。大力推行集中連片的專業化統防統治,提高防治效果,減少農藥用量,有效減輕病蟲害造成的產量損失,確保早稻穩產增產。若遇連續降雨天氣,要在雨歇期及時噴施低毒高效低殘留農藥。
4適時收獲顆粒歸倉
早稻收獲期間遭遇連續高溫、暴雨易出現穗發芽,降低產量和品質。各地要提早做好農機、物資和技術準備,適時搶晴收獲,大力推進帶秸稈粉碎裝置的機械化聯合收割,提高收獲效率。一般在齊穗后25天左右、全穗失去綠色、穎殼90%變黃時收獲,避免出現“割青”現象。提倡集中烘干,避免霉變,做到顆粒歸倉。
由于早稻目前生育期偏遲,各地要強化責任擔當,按照省委省政府、省農業農村廳關于保障糧食安全的工作要求,及早謀劃好晚稻生產,選擇熟期適宜的品種,調整晚稻播種期,確保晚稻安全齊穗,力爭全年糧食生產奪得好收成。
江西南昌市:推動公共資源配置優化升級
安和鄉:早稻大豐收 農戶喜心頭
江西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江西省防指部署當前防旱抗旱工作
山西省征求農機專項鑒定大綱《花椒脫籽篩選機》(征求意見稿)意...
農業行業標準《蓖麻收獲機作業質量》現正征求意見
江蘇省關于探索開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投檔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蓮子里的“致富經” 郵儲銀行助力江西特色農業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