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津融媒 2022-08-01 14:31
7月份以來,雨水較多,高溫、高濕的環境容易導致玉米褐斑病的發生,近期通過農技人員調查,發現玉米褐斑病較往年同期發生偏重。當前我縣玉米正處于大喇叭口期,如果不能及時防治,將對玉米的產量和品質造成重大影響。

玉米褐斑病是一種由玉蜀黍節壺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因此也被稱為“玉米節壺菌病”,是一種重要的玉米葉部病害,也可為害葉鞘及莖稈,在7、8月份若溫度高、濕度大,陰雨日較多時,有利于發病。在土壤瘠薄的地塊,葉色發黃、病害發生嚴重;在土壤肥力較高的地塊,玉米健壯,葉色深綠,病害較輕甚至不發病。一般在玉米8~10片葉時易發生病害,玉米12片葉以后一般不會再發生此病害。

防治指標:病葉率15%,一旦玉米田達到防治指標,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兌水均勻噴霧;也可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施藥時可加入磷酸二氫鉀、尿素等可控制病害的蔓延,促進玉米植株健壯,提高玉米抗病能力,有效提高防治效果。間隔7~10天施用1次,連續用藥2~3次。噴后6小時內如下雨應雨后補噴,最大限度地控制玉米褐斑病的發生。另外,施藥時間應在上午10時以前,下午4時以后,避開高溫時間施藥。噴藥時,要重點噴灑中下部葉片和葉鞘。同時對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彎孢霉葉斑病等也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來源:智慧寧津 寧津縣農業農村局
最新突破!我國科學家揭示現代玉米雜種優勢群遺傳改良與分化的基...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專用播種與植保裝備研發”項目啟動會順利...
湖南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示范項目現場推廣會在首投縣新晃召開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程機械化技術專題培訓舉辦
關注上半年經濟運行丨山東:夏糧再獲豐收 連續4年產量穩定在2500...
高溫天氣到來,玉米發生熱害怎么辦?
農業農村部:緊盯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牢牢守住“三個確保”
暴雨洪水后,這些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