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2 09:44
卓村,一個坐落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只有54戶223人的西藏小村落。20年前,這里交通不便、人畜混住;20年后,這里家家瓜果飄香、游客滿座。卓村的發展有什么秘訣?絕大多數村民都會提到三個關鍵詞:辣椒、果樹與旅游。靠著這三板斧,卓村一舉成為朗縣首個“萬元村”。

卓村游客服務中心
瓜果滿院促增收
7月末的林芝,正是瓜果成熟的季節。一走進位于朗縣洞嘎鎮的卓村村口,就能聞到空氣中飄散的瓜果香。村民巴珠把剛從院中果樹上摘下的杏和李子洗好,擺在記者面前,“自家種的,個大味甜。”忙活中不忘向眾人推薦。
在卓村,幾乎每戶村民都有一座二層小樓,獨門獨院。院中種著蘋果、梨、核桃等多種果樹,多則十幾種,少則五六種。巴珠告訴記者,卓村氣候濕潤,適宜種植果樹。但在十幾年以前,村民因為尚住在簡陋的土坯房中,沒有像樣的院子,在庭院中栽種果樹并不普遍;直到2003年,朗縣開始實施“安居工程”,村民陸續從山腳下搬到如今靠近公路的位置,并在政府的幫助下住上了如今的小樓中,有了獨立的院子,在庭院中栽種果樹才成為風氣。
“這些年庭院經濟發展模式日漸成熟,給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現任卓村村主任的扎西頓珠告訴記者,目前全村累計種植核桃900余畝、蘋果150畝、藏冬桃100畝,每戶能實現增收逾2萬元。
每年院子里的果樹陸續成熟后,巴珠都會將采摘下的瓜果先分給親戚朋友,余下的再拿到集市上出售或接受游客與企業的訂購,一年下來,巴珠給記者算了算,光靠院子種的果樹,自己就能賺到一兩萬,占全年總收入的30%左右。
生態農家樂遍地開花
索朗卓瑪還記得20年前剛嫁到卓村時的情形:村中沒有一條像樣的路,全家9口人擠在3開間的土坯房里,常年需要舉債度日……
如今她是卓村“平措家庭旅館”的老板娘,一家四口住在一棟二層小樓中,有6只牛、兩頭豬,十幾畝地,年收入能達到三、四萬元。

卓村村民開設的餐館
2006年左右,完成全部搬遷的新卓村因為靠近川藏線,交通便利,是不少進藏游客的歇腳地。利用這一點以及卓村周圍冰川等秀麗的自然風光,2013年左右,朗縣決定發動村民以經營家庭旅館的方式逐步發展旅游業,索朗卓瑪一家也在此時成為首批進行家庭旅館試點的12戶村民之一。

索朗卓瑪家庭旅館內景
“政府過來做了一些工作,并且給首批試點的農戶提供補助,我們就決定先做做看。”就這樣,索朗卓瑪在政府提供了12萬的補助下,重新裝修了房間,添置了家具,建成了一個可以容納11人住宿的家庭旅館。每年7-9月份,是西藏的旅游旺季,每逢周末和節假日,旅館游客最多的時候,在職業學院學習導游的女兒德吉都會回家幫忙,有時還在村中做起了義務導游;“這三個月一般能賺到1萬元左右。”索朗卓瑪說。
為了保證村中旅館的客源,據卓村副主任扎西頓珠介紹,村委會會統一將游客分配到各戶中,確保開設家庭旅館的村民每戶都有收入;同時還通過微信、網站等平臺發布旅游信息等……從家庭旅館開設至今,累計接待游客450多人次,為村民增收7萬多元。
辣椒讓日子更紅火
“西藏辣椒看朗縣,朗縣辣椒看洞嘎”。在林芝,提起朗縣,大多數當地人首先會想到的就是“辣椒”。
今年的辣椒又給卓村百姓帶來了好收成,村民平措告訴記者,光靠辣椒,自己就賺了一萬多元。
朗縣夏無酷熱,冬無嚴寒,夏秋多雨,適宜辣椒生長,種植辣椒在朗縣有著悠久的歷史。然而,長期以來卓村農牧民過著以種糧和放牧為主的傳統生活,大規模種植辣椒并不普遍。扎西頓珠告訴記者,早年間卓村人只是在房前屋后、閑田旱地見縫插針種植辣椒,用作自家食用,從未想過把辣椒做成致富的大產業。直到2003年,朗縣開始加大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將辣椒產業作為農業產業化建設的主導產業加以扶持和發展,這才改變了此前落后的生產方式。
“沒有大規模種植辣椒前,我們主要收入靠青稞、小麥,除了自己吃以外,頂多一年能賣五六千塊錢,現在大規模種植辣椒,收入明顯提上去了。”巴珠告訴記者。
自2003年起,村委的干部們率先開始帶頭種植辣椒,并成立了“朗敦紅辣椒專業合作社”,動員村民將經濟效益更高的辣椒作為主抓產業。“剛開始村民還在觀望,我們就帶頭種,他們看到我們賣得好,賺了錢后,也開始種。”扎西頓珠告訴記者,就這樣,種植辣椒的農戶從原來僅有的8戶迅速擴大到52戶,占全村農戶比例九成以上。2017年成功種植無公害辣椒224畝,每畝收入8000元以上,人均增收6000元。
通過家庭旅館、庭院果樹和種植辣椒,索朗卓瑪一家去年凈收入3萬多元,與內地發達省份相比,這個收入并不算多,但索朗卓瑪對此感到很滿足。在卓村的20年中,她眼看著村子一點點地發生變化,“我們的房子從當初的土坯房變成現在的2層家庭旅館;孩子義務教育期間學費全免,光是這兩點,我就很滿足了。”坐在院中果樹籠罩的濃蔭下,索朗卓瑪對記者說。
咸豐縣活龍坪鄉:廢棄礦山長出了“金葉子”和“金豆子”
西藏朗縣
西藏當雄縣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赴西藏朗縣調研辣椒產業情況
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關于探索開展累加補貼輪式拖拉機“優機優補...
浙江鄉村觀察:農家樂過時了嗎?
西藏舉辦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培訓
廣西環江:蜂糖李喜獲豐收 荒山上長出新“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