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2022-08-03 15:03
1月10日,臺江縣臺盤鄉棉花村田壩上的大白菜迎來采收旺季,村民們忙著采摘、搬運、裝車,現場一派忙碌的勞動景象。

近年來,棉花村堅持黨建引領,以產業促進經濟發展,通過“黨支部+農戶”的模式,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龍頭,發動農戶種植周期短、見效快的蔬菜,變冬閑為冬忙,把冬種蔬菜生產作為穩糧增糧、增加農民收入和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措施來抓。

“我家有3畝菜地,按照畝產1000斤算,我這個冬天可以收入3000多元,大冬天也不用去城里面打零工,在家還能照顧老人和小孩。” 村民王玉英說,自從“冬閑田”被利用起來后,一年四季都能在家門口獲得收入。

棉花村黨支部書記王興沖介紹,下一步,該村將繼續積極發動村民加入到高山蔬菜種植業,大力推廣“水稻+蔬菜”等輪作模式,讓土地實現效益最大化,不僅為村集體收入增加新的增長點,也為村民增收提供新路子。
貴州臺江縣
天津:讓“津牌”農產品豐富市民餐桌
嘉定“三農”人揮汗戰高溫 全力保障“米袋子”“菜籃子”“果盤...
青浦區開展蔬菜生產“機械換人”技術培訓
山東壽光:豐富菜園子 再鼓“錢袋子”
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菜!金山這家合作社高溫天氣下把好蔬菜質量關
羅甸:秋延蔬菜幼苗移栽忙
土壤生態綜合治理 促進設施蔬菜種植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