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7 18:07

雄踞于祖國西北角的,是166萬多平方公里的大美新疆。
天下棉花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新疆是全國棉花的主產區,產能約占全國九成。種植面積3700多萬畝,其中1300多萬畝在兵團。目前,兵團棉花機械化采收率已經達到了94.2%。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安邊固疆的穩定器,兵團人在北疆成功種植棉花并獲高產,結束了“自古北疆不種棉”的歷史。
石河子作為兵團總部的最初所在地,是兵團發展的典型代表。
據了解,當地棉花從犁地、播種,到灌溉、滅蟲,再到打頂、收獲,全部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讓種植200畝棉田的棉農凈賺40萬,到底怎么做到的呢?
李建國,新疆石河子市眾多普普通通的棉農之一。老李種了幾十年棉花,雖然科技發展了,農民不必再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但面對剛“學會走路”的機械化采棉,人還是很累。受天氣影響,對操作機器的機手的經驗要求也很高。尤其是播種和鋪膜的時候需要手動控制方向盤,遇上大風和揚沙,眼睛得一直盯著前方。
老李說:“(眼睛)都繃到痛,也走不直,一刮風,有土,啥都看不著,還得把車停了。”

現在,農機自動駕駛系統的出現,讓老李這樣的棉農的眼睛再也不用使勁盯著看了。
老李這樣形容道:“導航(農機自動駕駛系統)一開,調直以后,再不用管方向盤,人可以下來跟在車后面,拖拉機自己就直直地走了。”
他一邊用手比劃,一邊開心地說著:“管你刮風不刮風,晚上,導航照播不誤。”

過去,打藥作業也是個難題。時間短、需求量大,為趕農時,天氣好的時候,石河子幾乎所有地塊都是24小時不停機作業,無論是機械還是人,下地都是舉步維艱。
現在,導航一上場,晚上設好點自己就能跑,提及打藥作業。老李臉上藏不住的開心:“導航打藥太漂亮,一點都不壓苗,這一點太好了!”

李建國的這份喜悅,是博創聯動給力的智能化產品還有細致的服務帶給他的。
“電話一打,不吃飯也要趕到你這,把導航給你搞好,服務態度太好了!”
棉農的肯定,就是最高的評價。
曾經,駐守新疆的幾代兵團人,通過不懈奮斗,實現了石河子沙漠變綠洲,戈壁變良田的人間奇跡。
如今,智能化的農機已是“標配”,更多的“博創聯動”這樣的農服組織正在幫助“李建國”這樣的農戶用更高效科學的方式為綠洲上的幸福生活繼續奮斗著,書寫科技助農共同富裕的新傳奇。
投檔公示|吉林省2021年農機購置補貼機具部分品目補充投檔形式審...
給農機插上智慧的翅膀
2022年部分重點農機流通企業交流座談會在武漢順利召開
違規通報|云南省對農機補貼違規投檔企業約談培訓通知
湖北省關于2022年第4批農機試驗鑒定結果的公示
中國碳中和創新論壇首屆研討會在京舉辦
聚焦中國經濟半年報:能源供給質量和能力實現雙提升
8月1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