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新聞網 2022-09-05 13:18
雷波縣地處川西高原邊緣和金沙江下游干熱河谷地帶,幅員面積2838平方公里,“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屬于典型的亞熱帶山地立體氣候,不同海拔區域、地理單元、地貌單元構成了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適宜發展多種特色農業。
縣委縣政府立足縣情,在脫貧攻堅縣“摘帽”通過省級驗收后,以省級有機示范縣為抓手,發展以臍橙、核桃、花椒、蔬菜、生態養殖為主,茶葉、中藥材、山桐子為補充的“5+3”特色農業產業發展體系,打造以“雷波臍橙”為核心品牌的一批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優質特色農產品,示范引領,拉升帶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臍橙 綠金點綴大火地
雷波臍橙已躋身全國區域品牌價值百強榜。該縣計劃把雷波建成背山、面江、山環、水繞,具有民族特色、川滇風格的宜居宜業宜游宜商的中國橙城。為此,在海拔900米以下、135公里的金沙江河谷,打造“百里臍橙長廊”。

臍橙產業發展火熱
卡哈洛鄉大火地村位于雷波西南面,距縣城80公里,平均海拔800米以下,金沙江繞村而過形成環村12公里的半島地形。縣委縣政府主導、引進四川雷波圣興金穗現代農業發展公司與大火地通過合作方式以“產業園+”打造田園綜合體,助推該村精準脫貧,進而實現“鄉村振興”。
據大火地村第一書記彭超介紹,2017年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圣興金穗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在該村打造“大火地臍橙種植示范園區”3400畝。第一期種植項目已經完成改土和道路建設,2018年完成電力和提灌設施建設、苗木栽植任務。大火地村采取“公司+專合社+貧困戶”利益聯結方式,讓貧困戶持續穩定獲得收入。2019年完成臍橙樹苗栽種及嫁接,投產前就至少給予貧困戶人均1000元收入補助,投產后至少給予人均4000元收入補助,已帶動該村110戶、446人穩步實現增收脫貧。現目前已種植臍橙42000株,5月底前再種植38000株。該項目5年豐產后每年預計經濟收入達1.5億元以上。
第二期農旅融合開發項目更具誘人前景。將建設觀光道路、觀光纜車、酒店娛樂、直升機停機坪等設施,大力發展臍橙生態旅游產業,建設山水田園綜合體,打造“半島經濟”圈。

大火地村村民熱火朝天栽種臍橙
第一個在雷波成功開發磷化工的湖北新洋豐集團,看好雷波臍橙的引擎作用,與順河鄉3個村合作,投資建設順河鄉臍橙基地,現已完成土地整治1300畝、兩個提灌站建設、水肥滴管設施安裝、種植臍橙400畝。
山葵 愛上雷波安下家
山葵,屬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生長于海拔1800-2400米高寒山區林蔭下的珍稀蔬菜。雷波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最適宜山葵的生長,涼山綠野山葵有限公司看準這一優勢,已在谷堆鄉大谷堆村、斯古溪鄉干溝村、咪姑鄉普蘆甲谷村建設山葵基地3個,循環種植山葵700多畝,產值達3000余萬元,帶動3個貧困村492戶貧困戶1968余人,實現年增收約10000元/戶。2020年該公司將在雷波縣谷堆鄉大谷堆村建成500畝山葵標準化農業產業園區,現已向項目主管部門申請州級產業園區。
涼山綠野山葵有限公司和貧困群眾建立合作,部分貧困群眾可自己承包山葵地進行種植,公司聘請專家進行指導并承諾保障貧困群眾5000元/年的保底收入,實際可達到8000-12000元左右。通過政府資金扶持,貧困戶可在公司入股分紅,同時公司以600元/畝的價格承包貧困群眾的土地,貧困群眾還可在基地務工賺錢,增加收入的方式多樣化。嘗到甜頭后,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山葵的積極性很高。

山葵產業成為雷波村民增收方式之一
“我們承包了20畝山葵來管理,每畝5000元,每年有10萬元收入,在家門口掙錢,還可以照顧老人和孩子。”阿體馬一介紹說。
山葵每年可采收兩次,每畝能采收根、莖、葉、花薹4000多斤,按照公司的最低保護價格收購,山葵葉柄為1元/斤,葉子1.5元/斤、花薹1.5元/斤、主莖7元/斤,每畝山葵收入達8000-12000元左右,經過簡單加工后賣出去的山葵每畝產值可達4萬多元。
蘆筍 香甜脆嫩惠山民
當記者走進箐口鄉小海村露天蘆筍種植基地,看見一根根蘆筍正使勁兒往上竄,頂尖一瓣一瓣的,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兒,煞是喜人!

特色產業,蘆筍
“你看,這些都是我們農戶,在公司的指引下,精心種植出來的。來,嘗一嘗。”箐口鄉鄉長吳于君熟練地摘下一根蘆筍讓記者嘗,“這蘆筍可以生吃,清香中還帶著甜味。”
雷波縣蘆筍種植園區有露天的600畝,有大棚的530畝(在雙龍橋村),由雷波縣沃土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具體實施,平均每年畝產800-1000斤,每戶農戶增收4000元左右,惠及農戶845戶。該公司還同省農科院合作,研發出以蘆筍為主要原料的啤酒、蘆筍罐頭、蘆筍茶葉等系列產品。
走進雙龍橋村大棚蘆筍標準化種植基地,遠遠看見幾位婦女正在基地里忙活,走近一看,原來是在準備施肥。

附近村民在蘆筍基地打工掙錢
“基地上每天都有活做,我有3個孩子,有時候要照顧他們,就只能每個月到這里做十幾天,每天100元。這樣既能照顧孩子,又可補貼家用。”雙龍村村民劉艷說。
“打造大產業、培育新主體、發展新動能。”雷波縣按照這一總體思路,以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中心任務,通過育龍頭、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促營銷,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建設“百里臍橙長廊”以大火地村為引領的優質臍橙省級園區1個,推進谷堆山葵、馬湖茶葉和莼菜、箐口汶水中藥材和蘆筍、生豬和冷水魚養殖、竹筍加工等州級園區7個、縣級園區14個,形成園區帶動區域內產業發展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成片成帶成規模推進,把區域資源優勢、要素優勢轉變為產品優勢、市場優勢和競爭優勢,為全縣脫貧奔康和鄉村振興提供強力支撐。
記者: 夏零
天津市基金會為鄉村振興注活力
3820萬元“鄉村振興富民擔” 助農富民好幫手
數字鄉村呼喚更多新農人
打造路邊美食廣場 美了鄉村 富了口袋
河北寧晉:玫瑰花鋪就鄉村振興路
大興林果產業點燃鄉村振興,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
南京“浦食浦味” 以文創助力鄉村振興
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實施進展近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