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網 2022-10-21 19:28
盛夏,沿白臘河而上,走進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花茂村,一幅白墻為衣、青瓦成房、溪水環山的鄉村美景躍入眼簾,田野里“新農人”耕作、農家樂里“農家人”傳菜、陶藝作坊里“手藝人”弓腰勞作,拾階而上的游客拍照賞景,定格著如畫的風景。
今日的花茂景象,得益于黨的好政策。近年來,花茂村通過脫貧攻堅戰,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高效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業,曾經的“荒茅田”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如今,在鄉村振興的嘹亮號角中,曾經外出討生活的花茂人懷揣夢想返回家鄉,種地開店搞經營,成為新時代的“農創客”,他們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帶動農民致富增收,引領鄉村走上轉型升級之路。
“新農人”種綠了山川
沿著鄉間小徑前行,來到花茂村環山組,一片花椒樹綠了山頭,濃郁的花椒香隨風飄來。這是返鄉“新農人”楊清華搗騰的“寶貝”。
2016年,在村干部的動員、朋友的幫助和優惠貸款政策的支持下,楊清華結束了12年的出租車司機生涯,自費到重慶學習花椒種植技術,購買了1萬余株花椒苗,回村流轉了100余畝坡地種植花椒。
六年如一日。楊清華天天“泡”在花椒地里,認真觀察花椒長勢,刻苦鉆研,最終成功總結出了一套符合本地氣候和土壤特性的花椒管護技術。如今,他的百畝花椒林不僅成了花茂村農業發展示范帶,也帶動周邊30名群眾走上致富路。
創業路上,滿是荊棘。但“好日子是干出來的!”一直激勵著這群歸鄉之人。
頂著烈日,母光枚戴著草帽,往她的花卉苗圃走去。觀察記錄花卉的顏色、形狀以及溫度影響,這早已成為她每天的必修課。回鄉創業的5年里,養殖合作社、辣椒種植……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
談及創業,她由衷地感慨道:“感謝黨和政府好政策,讓我們不用再外出飄蕩,在家門口就有廣闊的創業天地,我覺得自己還能再干30年!”
人興才,產業旺。在大批返鄉能人的帶動和眾多群眾的參與下,煙、稻、魚、鴨循環農業正點綴在花茂村水墨畫般的鄉間,更是讓村民的腰包日漸鼓了起來。
“農家人”燒紅了日子
“土貨”的記憶,承載著無盡的鄉愁,地地道道的農家菜最是解饞。當盬子里的蒸氣遇冷,凝成蒸餾水,滴在雞肉里,化氣為湯,做好一罐盬子雞需要四五個小時。
每天慕名前來“紅色之家”就餐的游客絡繹不絕。到這里飽餐盬子雞,一般都需要提前預約,這是花茂村的“老味道”。
在外務工多年的王治強想到落葉歸根,便回鄉開辦了花茂村的第一家農家樂,因院里曾住過紅軍,取名“紅色之家”。在他的精心經營下,“紅色之家”年純收入已突破百萬元。
每個游子都有一個回鄉夢。他們用自己的堅持與熱愛,為花茂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歡迎各位粉絲朋友來花茂村做客,這里山清水秀、天氣涼爽、美食云集,絕對讓大家來了以后還想來。”打開名為“播州區楓香鎮茍壩印象”的抖音號,陳義兵正在通過短視頻推介家鄉,他是“茍壩印象”負責人。
從生態養殖基地到鄉村農家餐桌,從陶藝體驗到民宿體驗,從8個員工到20余個員工,從外出做房地產銷售補貼運營到年營業額超300余萬元,陳義兵還把民宿的部分收益出讓給了村集體,增加了集體收益。
花茂村的 子雞成為了當地的特色美食之一,數以萬計的游客不遠千里前來只為喝一碗“不摻水的雞湯”。鄉村旅游與鄉愁味道的相遇,讓花茂農家的日子更紅了。
“手藝人”耕活了山村
半盞油燈半盅酒,千年古紙千行詩。習近平總書記到花茂村視察時說,“怪不得大家都來,在這里找到鄉愁了”。一句話,讓離家多年的張勝迪回到了花茂村。
從小看著外婆用古法造紙的張勝迪,創辦了“花茂人家”,投入200多萬元打造集展銷、教學、傳承為一體的文化工坊,以制紙和釀酒為核心,開發出臺燈、書本、手賬、明信片等周邊產品。
現在,“花茂人家”一紙一酒吸引50萬人前來參觀,工坊單次接待人數最高達3000人次,年收入達220萬元。
一縷鄉愁,一次創業,一場場鄉間邂逅,是花茂游子與鄉愁的“雙向奔赴”,“從大山走出來,又回到大山去”成為了花茂人的常態。
在外務工24年,年薪超過20萬元的楊波看見家鄉在拍攝電視劇《花繁葉茂》時,深受感觸,便回鄉創辦了孔雀山莊。他先后創建了以土陶為主的“藏寶館”、土陶研學基地、學生夏令營基地等,不僅成為了黨建、團建的熱門地點,更深受小朋友們的青睞,去年的接待人流量就達6000余人次。
昔日茅荒地,今日花茂村。在這漫長的路程中,這些“農創客”最熟悉他們腳下的土地,對花茂的感情最深,也成為了花茂村的“代言人”。
據統計,2015年以來,花茂村返鄉創業就業人數超800人,占比超過在外務工總人數的85%。
花茂村以鄉情為牽引,推動各類人才回鄉創業,實現以鄉村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是貴州省實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大工程”的一個縮影。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號角全面吹響,一大批高素質的“新農人”、善經營的“農創客”正源源不斷涌向鄉村,成為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力量,演繹著一場場山村巨變,一幅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貴州: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90后”女孩返鄉創業助農增收謀發展
貴州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
貴州劍河:夏日桃滿香 采摘正當時
貴州織金:魔芋長勢好 田間管護忙
貴州劍河縣·川洞村再造計劃正式啟動
貴州劍河:溫室育苗助春耕
貴州臺江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