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22-11-12 02:57
數字技術提高農業效益
記者 李欣怡 朱瑛琪 吳 凱
??清晨6點,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財梁社區村民田祖山來到天瑞塬蔬菜產業園區。打開大棚的頂棚通風,查看土壤濕度等數據,調節灌溉速度……利用手機上的智慧農業軟件,他很快就完成了這些工作。
??這是由陜西安康天瑞塬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運營的農業園區綜合管理云平臺。通過棚內的土壤檢測設備,系統自動收集濕度、肥料吸收、病蟲害等信息,做到配方施肥;通過水肥藥一體化裝備,系統可實時觀測并調節吸肥速率。
??財梁社區地處秦巴山區深處,雖然在2019年脫貧出列,但仍存在底子薄、基礎差、質量不高等情況。為此,財梁社區定點幫扶機構——中國建設銀行聚焦“數字+農業”發展模式,極大提高了效益。
??近年來,建行結合財梁社區資源稟賦,引進企業在當地發展數字化反季節蔬菜大棚等特色產業,并投入850萬元專項資金,通過注入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方式扶持財梁社區產業發展,構建村集體、經營主體、脫貧戶三方利益聯結機制,形成長效“造血式”幫扶模式。
??“我們注重發揮金融資源、客戶資源和科技能力三大優勢,以產業振興為重點,將市區內龍頭企業產業鏈、建行各分行資源導引到財梁社區。”建行掛職漢濱區委常委、副區長蘇靜表示。近年來,建行累計在安康投入無償資金4.75億元,引進無償幫扶資金7100萬元;購買安康市農特產品7000余萬元,幫銷超7億元;培訓基層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25萬人次。
??科技研發帶動產品提質
??記者 王 洲
??1955年,陜西省647地質普查隊深入秦嶺,尋找國家建設急需的地礦資源。他們的足跡遍踏秦嶺山脈,終于在金堆城西川河邊發現鉬礦石,開啟了中國鉬工業新紀元。
??脫胎于金堆城鉬礦,今日的金堆城鉬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鉬集團”)已成為全球領先的鉬產品專業供應商。
??走進位于西安的陜西有色金屬集團金鉬股份金屬工業園,一派繁忙景象。鉬粉分廠內,十八管還原爐正在作業;鉬制品分廠里,16臺中頻燒結爐依次排開;板材事業部里,工人們頂著高溫認真作業……去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85億元,產品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8.32%,主要產品焙燒鉬精礦、鉬粉的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5%和31.71%。
??亮眼成績單,離不開科技支撐。“我們依托科研優勢,把握市場需求,制備出高密度、低氧含量的鉬鈮合金板坯,增加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新產品種類。”金鉬集團技術中心副主任安耿介紹。自2016年以來,集團科技研發累計投入5.67億元,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學技術獎26項,主持或參與制定各類標準49項。
??金鉬集團成立科學技術委員會,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我們擁有專門從事鉬金屬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13個科技創新平臺,不斷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安耿介紹。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金鉬集團將全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要素對標行業一流企業,為鉬釩工業發展貢獻力量。”金鉬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程方方說。
??創新平臺賦能區域發展
??記者 原韜雄
??烈日炎炎,陜西省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的街道上,幾輛自動駕駛環衛車正上崗作業。“這款產品融合了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技術,具備自動加載地圖、自動避讓行人、自主泊車入庫等功能,目前在20多個城市投放近千輛。”陜西酷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鑫介紹,“我們去年入駐秦創原,公司得到了快速發展。我們看中的是這里的服務和人才優勢。”
??科教資源富集的陜西,一直存在著“孔雀東南飛”的現象。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建設是實現科技優勢有效轉化的關鍵之舉。1年多來,一大批科創企業拔節生長。西咸新區作為秦創原總窗口,今年上半年新增科技型企業較去年同期增長240%,共有109個產業鏈項目簽約落地,總投資達1170.5億元,展現出澎湃的創新動能。
??當前,西咸新區已出臺支持秦創原總窗口建設15條政策,累計兌現資金3.12億元,累計設立17只秦創原科創系列基金,總規模超過101億元。據了解,西咸新區計劃用3年時間培育引進500名高層次人才,聚集5萬名秦創原創新創業人才,培育300名科技經紀人,建設100支“科學家+工程師”隊伍、100支“新雙創”隊伍,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
??“我們將繼續舉全區之力建設秦創原總窗口,下更大功夫提升西咸新區的科技創新動力、現代產業實力、改革開放活力、發展環境魅力和城市綜合能級,努力成為全國一流的國家級新區。”西咸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區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領導小組組長楊仁華說。
??電子商務助力增收致富
??記者 原韜雄
??地處關中平原腹地的陜西武功縣,農業發展歷史悠久,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近年來,武功縣搶抓“互聯網+”機遇,精準定位,率先發展電子商務并持續扶持,產業助農風生水起。
??“自基地成立以來,直播帶貨成交額達20余億元,服務商家480余戶。我們還帶動了很多傳統商貿企業通過直播電商實現了企業轉型和增收。”西北網紅直播基地負責人侯建偉說。
??侯建偉所在的直播基地是一個集農特產品展示銷售、網紅直播帶貨、企業一站式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平臺。2020年,武功縣投資1000萬元建成該基地,吸引眾多電商生鮮和食品企業入駐,聚集國內品牌生鮮和食品種類達586個。2021年,武功縣電商網絡零售額達50.59億元,帶動脫貧人口人均增收1000多元,促進了增收和消費雙提升。
??按照“立足陜西、輻射西北、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思路,武功縣深耕國內市場,匯聚西北商品集中銷售。目前,武功縣電商已形成40大類3000余種特色產品上網銷售。同時,武功縣積極開拓全球市場,發展跨境電商,依托楊凌自貿區擴大跨境電商出口規模。
??“我們將以國家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為抓手,持續完善電子商務產業發展體系,優化健全電商生態。通過電商的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武功縣委常委、副縣長范展展說。
甘肅:沙漠戈壁甜蜜升級 黃土塬種出寶藏瓜
臨邑縣民政局創新打造養老詐騙新防線 齊心呵護老年人幸福晚年
湖州市南潯區創新利用桑基魚塘促生態資源向生態共富高效轉化
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召開全市防災減災保秋糧豐收推動會
從一粒稻米到一個產業升級
各地增強鄉鎮(街道)行政執行、為民服務等能力 激發干事動能 ...
個人養老金試點倒逼行業轉型
數字鄉村 興農惠民|眾運營商助力基建和治理模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