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2022-08-18 14:10
青年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老年勞動力文化程度不高,造成農村果園“管不了、管不好”“誰來管、怎么管”等問題,非常普遍。山東臨沂市蒙陰縣探索果園托管服務,著力解決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和果品產業勞動力短缺雙重矛盾,成效初顯。目前,全縣果園托管面積達20萬畝。
果品產業是蒙陰縣的支柱產業,全縣現有果園總面積105萬畝,其中蜜桃71萬畝,年產量26.7億斤,蒙陰蜜桃品牌價值達266億元,居全國桃產業第一位,蒙陰縣被評為“全國果品生產十強縣”“全國無公害果品生產示范縣”“中國桃鄉”“中國蜜桃之都”。
蒙陰縣以果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重點,立足產業優勢,以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為載體,以開展果園托管為抓手,大力推行“保姆式”“菜單式”服務,著力提升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水平,推動了果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通過智慧果園、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標準化生產技術的利用,化肥、農藥用量降低20%以上,大力開展化肥聯采直供直施、無人機飛防、水肥一體農化等服務,農業生產成本降低約30%,果品質量顯著提高,果農戶均收益增長10%以上。
另外,蒙陰縣創新提供環節托管、勞務托管、技術托管等半托管服務和施肥、修剪、打藥、采摘、銷售等“一條龍”全程托管服務兩種模式,果農根據實際需求,自主選擇托管方式,并與托管服務組織簽訂服務合同。完善收益分配,尊重果農選擇、保障果農利益,在全托管中由托管組織提供“保底收益分紅”和“收取服務費”兩種模式;半托管中托管組織提供服務,完成后由果農驗收作業質量,托管組織和果農結算服務費用。同時,引入鄉鎮政府部門、村“兩委”作為監督主體,加強了對果園托管服務質量的有效監督。實行果園托管后,每畝年可增加收入1200多元,實現了托管組織、服務對象和村“兩委”三方共贏,走出了一條農業降成本、農民增收入、產業大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
望岳談丨讓山東農業文化遺產“活”起來
山東省萊州市“三個堅持”推動現代農業綠色發展
河南尉氏:“小蘑菇”撐起鄉村振興“富民傘”
特色文化產業帶動山東農民致富
新華全媒+|山東威海:千里自駕公路拉動暑期旅游
2022“豐收中國萬里行”走進山東臨沂!
慶云縣常家鎮:念好“土地經” 強村富民促增收
天津市發布2022年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