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三農 2022-10-10 09:06
受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影響,長江流域旱情發展迅速,多個省份不同程度受到旱情影響。今年秋糧面積較上年增加,目前在田作物長勢總體較好,但氣象災害、病蟲害等不確定性仍然較大,防災減災的弦務必緊繃不放。

農業農村部要求,各地要把防范高溫干旱保秋糧豐收作為當前“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加強組織領導,把責任落實到市縣鄉、落實到人,把救災物資和技術措施落實到戶到田,積極儲備抗旱水源。同時,農業農村部已派出25個包省包片聯系工作組和12個科技小分隊赴秋糧重點省份和受高溫干旱影響重點地區,指導關鍵措施落實。

中國氣象局發出通知,提出把做好秋糧作物高溫干旱氣象服務作為當前農業氣象服務的重要任務。 水利部針對重點旱區逐流域提出調度措施,并提前謀劃三峽、丹江口等51座主要水庫蓄水調度,目前可調水量402億立方米,為抗旱儲備了寶貴水源,同時已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密切關注長江流域雨情、水情、旱情,實時掌握旱情發展態勢,及時發出干旱預警信息。
財政部、應急管理部17日緊急下達4.2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其中,預撥2.1億元,支持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新疆等7?。▍^、市)做好抗旱救災工作,重點解決城鄉居民用水困難等問題;預撥2.1億元,支持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黑龍江、內蒙古、陜西、甘肅等8?。▍^)開展防汛救災工作,由地方統籌用于應急搶險和受災群眾救助。截至目前,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已預撥地方防汛抗旱資金13億元,其中防汛救災資金10億元、抗旱救災資金3億元。
江西:科學指導 強化調度 全力抗旱
8月18日中央氣象臺氣象干旱監測,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湖北西部、浙江大部、江西、湖南、貴州大部、重慶、四川大部、西藏中東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氣象干旱,局地特旱。預計,未來3天,上述旱區仍維持高溫少雨天氣,氣象干旱將持續發展。

“目前,大中型灌區的灌溉水源和城鄉供水是有保障的,受旱耕地主要是分布在灌區末端和沒有灌溉設施的‘望天田’。供水受影響的主要是以小型水庫或山泉、溪流作為水源的分散供水工程?!彼扛辈块L劉偉平在8月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
安徽:多措并舉抗旱保秋收
四川省提出緊抓有利的降水天氣,根據水稻、玉米、薯類、大豆等不同作物做好以水肥調控為主的田管工作,確保作物植株正常生長,產量正常形成。同時組織派出防汛抗旱工作組,深入田間地頭,指導幫助農民群眾落實防汛抗旱措施,抓好農業災后生產恢復?!白院登榘l生以來,我們成立了9支農業防災減災應急小分隊深入旱情較重的平武、鹽亭、梓潼、安州等地,在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科學抗旱?!本d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同時全市還全面排查檢修噴灌、滴灌等農田灌溉設施,提水2.7億立方米,灌溉面積195萬畝。
陜西省明確有灌溉條件的地區利用一切水源,采取多種方式,澆灌保苗水,盡最大努力擴大灌溉面積。對無灌溉條件的旱作雨養區,采取中耕、高培土等措施,增加土壤蓄水量,適時劃鋤中耕,切斷土壤表層毛細管,減少田間水分蒸發。對受旱較輕的地區,采取噴施抗旱保水劑等措施,提升作物抗旱能力。對遭受重旱達到絕收的田塊,要指導農戶雨后及時翻種短生育期作物,彌補損失。對果樹、蔬菜等設施栽培經濟作物,可覆蓋遮陽網遮蔭降溫,防止高溫灼傷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甘肅省環縣出臺了十條措施,保投入、保供水、保青苗,積極應對當前嚴重旱情,全面抗旱保糧穩草保羊,促進農民增收。
浙江省岱山縣制定《農業抗旱技術措施》,推進節水保墑。一是畦面覆蓋保墑,充分利用秸稈、雜草等,均勻地覆蓋在作物行間,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露天蔬菜使用秸稈、地膜等保墑抗旱;及時摘除老葉,減少消耗和不需要的側枝。二是充分利用遮陽網、防蟲網等的遮陽、降溫、保濕等功能進行田間覆蓋保墑。三是中耕保墑,抑制土壤水分蒸騰,增強作物抗旱能力。
湖北省武漢市水務、農業農村等部門組織抗旱服務隊深入生產一線,因地制宜采取水庫放水、涵閘引水、泵站提水以及江湖聯調、湖庫聯調等措施,為農田“解渴”。

湖南省衡南縣三座中型水庫已開閘放水712萬方,預計可持續抗旱40天以上。而從湖南全省來看,大型灌區目前儲水情況可以保灌一個月以上,中小型灌區可以保灌半個月以上。
高溫季節秋延遲蔬菜控旺要靈活
南方高溫持續氣象干旱發展 北方降雨短暫減弱
水稻高溫熱害的農事建議
今天北方降雨進入最強時段 黃淮江淮等地重新加入“高溫群聊”
重慶戰連晴高溫酷暑 保高質高效服務
河北邯鄲:抓好秋糧生產管理保豐收
江蘇張家港市發布高溫天氣水產養殖管理指導意見
江蘇句容市水產技術指導站深入一線做好高溫技術指導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