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 2022-11-07 23:23
8月的平谷,桃香浸潤。走進大華山鎮,萬畝桃花海已隨著季節的轉換,搖身一變,成為了一望無際的大桃采摘園,一枚枚光鮮紅潤的水蜜桃、彩虹黃金蟠沉甸甸地掛在樹上,惹得來往游客垂涎欲滴。近年來,大華山鎮堅持以黨建引領為大桃產業保駕護航,大桃單價持續飆升,讓更多的平谷大桃走出了深山,飛向了全國。
傳統到變革 萬畝老舊桃園煥新顏
進入大華山鎮的社會化服務試點,看到一排排筆直的鋼管整齊劃一,與桃樹主干相依而立,不同于老舊桃園的雜亂無章、逼仄狹窄,改建后的桃園整齊有序、林距寬闊。“現在年齡大了,孩子們都在外邊上班,家里的桃園眼看就要棄管,還好政府推出了社會化服務的項目,解決了我們這些上了歲數的人燃眉之急。有了專業化的管控,大桃產量也比以往提高了不少。”小峪子村的薛大爺一邊查看大桃生長情況,一邊說道。
近年來,大華山鎮不斷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在全鎮范圍內開展社會化服務工作,構建了8個社會化服務試點,通過“村級黨建引領+基層黨建帶動+服務企業具體落實”的發展模式,不斷以村級組織為核心進一步推動大桃全產業鏈的形成。“2020年之前,大桃畝產6000斤。近兩年通過社會化服務,不斷推廣新技術、新品種,為果農統一高標準進行果樹修剪、果實套袋、機械作業和果品產后銷售,收益有了明顯提升,現在畝產可達8000斤。”北京互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服務組織負責人楊國棟介紹。
樹尖到舌尖 大華山味道正在發送中
接單、打包、掃碼、錄入……在大華山鎮的各個快遞攬收點兒,大桃運輸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著。早在2017年,大華山鎮便成立了全區首家電商學校,經過五年的發展,微電商數量已從當初的寥寥無幾增至近3000個,而大華山鎮全民電商的熱潮也愈演愈烈。借助電商熱潮,滿足居民“嘗鮮兒”需求,讓“樹熟桃”從樹尖到舌尖、從舌尖到心尖,讓“好吃就要看得見”成為了大華山鎮大桃銷售的首要目標。
大華山鎮依托“互聯網+”工程,緊抓網絡直播帶貨商機,籌建了電商中心,打造了網紅直播廳,開發線上“淘桃商城”,取得了顯著成效,單場直播最高銷售精品大桃達2.08萬箱。為進一步保障大桃銷售的順利進行,又聯合京東、順豐、郵政等各大物流公司,增設了快遞攬收點50余個。大華山鎮還通過“鎮企聯建”,與各大商超、社區、學校等積極對接,通過分級分類銷售,大華山鎮的大桃單價持續攀升,同比提高20%,打破了傳統銷售帶來的“低價魔咒”。
“以前,大桃一熟,桃農就只能等著大車來村里上門收購。質量那么好的一筐大桃,單價卻只有一兩塊錢。我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說起傳統的大桃銷售,小峪子村黨支部書記傅曉利至今依舊耿耿于懷。“不過,全民電商實施后,村民通過微信、抖音直播賣桃,大桃價格明顯提升。”
支部變堡壘 主陣地建在“村委會”上
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各類組織的領導核心,是保障大桃產業順利發展的重要源泉。大華山鎮牢固樹立“不給老百姓賣桃的書記不是好書記”的理念,將大桃銷售納為五好黨委評選重要指標,以黨建引領積分制推動責任壓實壓細。通過不斷壓實村級責任,為大桃銷售聚勢賦能。
近年來,大華山鎮充分發揮基層村級黨組織陣地作用,每村至少建立1個村級專業合作社,對接郵政等大型國企,將大桃銷售主陣地建在“村委會”上。通過筑牢各村黨支部小支點,不斷凝聚合力,提升村級組織化水平,為大桃銷售提供組織基礎。2021年,僅通過村集體實現商超對接504萬公斤,其中前北宮村華老頭合作社幫助300余戶村民銷售大桃100余萬公斤。
大華山鎮還將“黨小組建在產業鏈上”,創新打造了“企業+基地+農戶”訂單農業模式,積極與新發地市場、工商銀行、中國郵政、中安國信等進行合作,現“華山大桃”已在工商銀行app首頁進行推廣;17家經營實體入駐新發地市場,實現銷售56萬公斤;通過與郵政對接銷售額達300萬元。
說到大桃銷售工作,大華山鎮相關負責人信心滿滿,“我相信通過黨建引領,我們的大桃產業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好,百姓的錢袋子也會越來越鼓”。
永吉縣發展綠色經濟,拓寬農民致富路
返鄉創業,徐州這名90后靠養鹿闖出致富路
漢陰縣雙乳鎮:“荷蝦共養”,走上農旅融合致富路
撥響致富路上好“蒜”盤
公益直播,愛心助農致富路
大別山區致富路
慶云縣東辛店鎮:金銀花開“金銀來” 花香溢滿致富路
大紅燈籠照亮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