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 2022-08-23 15:52
近年來,貴州省貴陽市依托鴨池河村、索橋村、貓洞村等紅色村寨資源稟賦,實施“筑固工程”(貴陽市創新推行以“筑城十帶、固本千星”為主題的黨建示范帶創建工程),把試點村建成紅色黨建示范村,為鄉村振興蹚出路子、作出示范。
堅持抓根本,筑牢戰斗堡壘
走進清鎮市新店鎮鴨池河村,紅色美麗村莊入口兩旁的風雨亭如書卷般展開,“紅軍渡”標識景墻、紅軍渡碼頭廣場煥然一新。柏油路從鴨池河老街通鋪過去,家家戶戶門前衛生干凈、整潔,顯示著這里翻天覆地的變化。
“郭支書很能干、有經驗,把黨員群眾都動員起來、組織起來,一起抓紅色村莊建設,現在我們的產業強了,村莊美了,農民也吃上了‘旅游飯’。”新店鎮鴨池河村村民潘國剛頗為自豪地說。而他口中說的“郭支書”,就是本次換屆中連選連任的村黨支部書記郭修國。
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雁;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郭修國之所以連選連任,有著必然的原因。“郭修國一方面符合換屆年齡學歷‘一降一升’的要求,另一方面本人踏實肯干、兢兢業業,在推進紅色村莊建設中有思路、有干勁、有辦法,黨員群眾都很支持。”清鎮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王慧榮介紹。
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政治性、政策性強,必須筑牢紅色村莊戰斗堡壘。貴陽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16家市直單位為成員的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調度試點建設工作,及時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細化任務清單,將試點工作納入黨建工作成效考核、縣鄉黨委書記黨建述職內容。優化組織設置,創新試點村“村黨組織-網格(村民小組)黨支部(黨小組)-黨員聯系戶”的村黨組織體系,整合駐村干部、包村干部、村“兩委”成員、黨小組組長等力量,編組編隊進入網格,推進網格化管理與基層黨組織設置深度融合。
貴陽市以換屆為契機,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成員,換屆后紅色村莊實現年齡降下來、學歷升上來、后備多起來,黨組織書記全部實現“一肩挑”。對紅色村莊“兩委”班子進行全覆蓋輪訓,建立村干部崗位等級序列制度,加強陣地、經費等保障;依托“筑紅云APP”探索推進黨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推行“黨建+積分”,開展設崗定責、承諾踐諾等,發揮黨員在產業發展、整臟治亂、移風易俗等工作中的示范帶動作用。
堅持抓標準,科學規劃建設
走進修文縣谷堡鎮索橋村,綠瓦白墻錯落有致,紅色繪畫躍墻而上,整潔的房屋在花草綠植裝扮下更加清新亮麗,新修復的紅軍步道蜿蜒綿長,索橋古渡遺址仿佛正在訴說當年的戰斗事跡。這些井然有序的紅色設施布局,離不開科學合理的村莊建設規劃。
“村‘兩委’干部實地走訪300余戶村民,通過召開壩壩會、組織座談等形式宣講試點建設政策、收集基礎資料、征求群眾意見,充分調動村民積極性,主動參與進來,支持和創建起來。”修文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李昌發說。
自2021年被列為貴州省23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以來,索橋村黨支部依托貴州省建筑設計研究院、貴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選派的優秀團隊與駐村規劃師,通過多次實地調研、與群眾座談,在妥善保護好“索橋”古渡文物古跡的基礎上,按照“紅色索橋、田園獼香”的總體定位,打造紅色文化引領社會治理有效的示范點、修文獼猴桃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示范點、節地型生態宜居鄉村振興的示范點的規劃布局,將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點規劃和紅色美麗村莊規劃有機融合,實現了資源互補、協調發展,為紅色鄉村建設“塑形”。
制定一個好的規劃,是開展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的前提和基礎。貴陽市通過聘請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專家團隊按照“多規合一”,科學把握村域特色、民俗風情、文化傳承、歷史脈絡和村情民意,高質量編制整村發展規劃,統籌做好紅色資源保護開發、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建設,做到發展有遵循、建設有依據。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和“紅色村5人小分隊”,深入群眾,收集聽取群眾建設性意見,及時為項目規劃編制提供“第一手資料”。編制形成后,組織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對規劃建設內容進行審議,通過村、鎮、縣、市和省級指導性審查。
堅持抓統籌,做好運營管護
“如你所愿,幸福紅莊,繼承英烈遺愿,懷揣振興夢想……”清亮的村歌回響在息烽縣貓洞村的每個角落,正引領著全村群眾奔向美好未來。
近年來,貓洞村成立包含餐飲、住宿、文創產品及農特產品銷售等經營范圍的公司,建立村集體收益“721”分配機制(70%用于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經濟組織公益事業、集體經濟組織辦公等;20%用于村集體經濟組織福利向全體村民進行分紅;10%用于村集體經濟組織績效獎勵,引導村民通過土地、資金等入股),全村510戶農戶成為村集體合作社社員,解決當地50余人就業,帶動300戶農戶戶均增收4800元以上。
紅色村莊建設,最終落腳點在于將紅色資源轉化為群眾的“紅色福利”。貴陽市結合紅色村莊的資源稟賦、氣候環境和群眾意愿,以紅色生態資源引領綠色產業發展,明確村集體參與項目建設、產業發展及建成后的運行管護,建立運用好利益和責任聯結機制,帶動群眾發展致富。清鎮市鴨池河村圍繞鴨池河酥李地標產品優勢,引入新品種“國豐7號”精品酥李實施30畝試驗示范項目,修文縣索橋村圍繞農文旅一體化,充分挖掘運用紅色資源,延伸旅游產業鏈條,聯合市、縣黨校探索開發紅色文化現場教育,進一步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
為做好紅色村莊建后的運營管理,貴陽市橫向推廣“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網絡建設,縱向構建“村黨組織-網格黨支部-黨員聯系戶”組織體系,將紅色美麗村莊規劃執行、維護管理情況納入村規民約,通過入戶走訪、院壩會、微信等宣傳推動廣泛知曉、增強普遍認同。同時,實施農村“五治”行動,清運房前屋后垃圾雜物41.2噸、沖洗路面35公里、拆除破舊圈舍31個、集中整治庭院衛生347戶、實施道路拓寬等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12個,生態宜居的紅色美麗鄉村日益顯現。
王晨在湖北進行鄉村振興促進法執法檢查時強調 依法推進和保障鄉...
奮力開創遼寧振興發展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遼寧考察回訪
傳承紅色基因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正穩步推進
中央氣象臺連續第10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
第一觀察|遼寧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談新時代東北振興
“我們對東北振興充滿信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遼寧紀實
珠海:斗門蓮江村上榜全省首批鄉村研學旅行特色村
閩南鄉村舊貌展新顏 書香文化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