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順縣融媒體中心 2022-09-05 08:45
連日來,受持續高溫干旱天氣影響,永順縣部分地方出現農作物受災情況,為緩解災情,縣內各鄉鎮、各單位組織人力、物力全力以赴抗擊旱災。
在永順縣毛壩鄉團結村,300多畝莓茶地因缺水面臨村集體經濟減收,旱情就是命令,當地黨員干部迅速組織“抗旱服務隊”,應用消防車和排灌設備,從水渠引水澆灌,先后出動送水車10車次,送水150余立方米,確保將“清泉”送進百姓“心田”。通訊員 胡宇亮 攝
顆砂鄉已連續11天用消防車為比溪村、新寨村、上馬村、年豐村飲水困難的群眾共送水27車次,保障900余人的臨時生活用水;多方籌集15臺抽水機,連續半個月用于生產用水,灌溉400余畝農田,力求將當前農業生產的損失降到最低。佚名 攝
6月以來,萬坪鎮持續晴熱高溫少雨天氣,全鎮大部分村(社區)社區降雨量僅為20毫米左右。持續干旱天氣造成杉木河水庫蓄水量嚴重不足,地上水補充不夠,地下水位嚴重下降,部分溪河斷流,部分村水池、水窖蓄水嚴重短缺,全鎮農作物大面積受災,部分村寨群眾出現飲水困難。面對歷史罕見旱情,該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全力以赴投入抗旱減災,有關村社區積極組織群眾投工投勞,形成了抗旱救災的強大合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佚名 攝
面對嚴峻旱情,青坪鎮利用消防車、抽水機和河道清淤等方式,發動黨員群眾150余人,投入資金2萬余元,確保人飲得到保障,搶救受災稻谷、獼猴桃、果凍橙等500余畝。佚名 攝
潤雅鄉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防旱抗旱工作的部署,宣傳發動全鄉干部群眾投身抗旱行動,組織干部到各個受災點督促指導安裝大功率抽水機,解決灌溉問題,搶救群眾受災農作物300余畝。佚名 攝
連日來,澤家鎮第一時間組織轄區內各村(社區)統計旱情災情,對受旱情影響最大的稻谷種植采取消防車、農用車運水與水泵抽水等多方式開展緊急救援,同時,組織志愿者在集鎮區域上門入戶向群眾宣傳節約用水知識,引導群眾樹立節約用水意識,開源節流,雙管齊下,抗擊旱情。目前,全鎮共出動消防車、農用車35車次,運輸生產生活用水105噸,惠及群眾80戶252人,抽水澆灌耕地83畝。通訊員 謝吉海 攝
石堤鎮強化措施,將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工程提前試運行,解決了灌區120余畝水田灌溉及100余畝莓茶澆灌。同時積極協調上級部門,疏通中秋河灌溉渠道11公里,籌集抽水機17臺,保障了1000余畝水稻用水緊缺問題。充分發揮農業專業合作社帶頭作用,組織合作社開展抽水應急保障志愿服務活動,為百姓解決抽水機12臺,700余畝水稻、100余畝莓茶用水得到保障。通訊員 張書晴 胡曉華 攝
農機事務中心組建農機抗旱工作專班,成立以農機事務中心主任為組長的農機抗旱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六個農機抗旱工作技術服務隊,及時維修抗旱機具,全程對全縣26家農機合作社和水稻種植大戶進行抗旱技術指導,調度217臺抽水機具投入水稻抗旱作業。7月11日以來新購91臺抽水機及水管,配發到全縣26家農機合作社和水稻種植大戶,投入資金29.27萬元。搞好農機用油保障,跟中石化公司與對接,對縣農機用油給予3%的優惠并提供優質服務。佚名 攝
永茂鎮在未干旱之前,即根據預案,投資86萬元對集鎮主水管進行新建及改造,并收取水費,尋找備用水源;干旱后,對集鎮主要采取錯時供水、分時段供水,啟用備用水源;在各村組寨尋找新供水源,啟用老水井,開辟新水源,配備水管和儲水器,重點針對孤老戶采取上門送水。佚名 攝
“感謝黨委政府的關心,又為我們送水來了,你們這種時時處處為村民著想的情懷真是老百姓的福啊!”久旱逢甘露,松柏鎮興棚村馬拉村民組朱作祥十分感慨,對志愿者送水上門高興萬分。馬拉組地處羊峰山下,距離松柏鎮中心約25公里,由于巖層結構原因,地下水資源匱乏,全組僅有一口古井供水,長時間高溫干旱,這口古井早已干涸。該鎮組織黨員志愿者定期送水,為村民解難。通訊員 羅遠程 胡小花 攝
塔臥鎮積極發動引導群眾開展糧食生產自救行動,定時定量供水,積極發動各村黨員干部清理利用閑置的古井蓄水,為村民提供基本的日常供水。截止目前,該鎮倉坪村黃金茶基地已經通過拖拉機往運水5方、投入人力10人、抽水機2臺,水管10圈;三家田黃金茶基地已購買11方水箱2個,自動噴灑機2臺;蟠龍村黃金茶基地已添置運轉抽水機1臺、灑水車2臺、抽水泵4臺、修理破損管道10余處、清理水源地泥沙1次,購置抽水泵3臺、發電機2臺。佚名 攝
農業農村部:抓實抓細技術指導服務 科學抗旱救災保秋糧豐收
我國多地繼續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項工作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近期防汛抗旱工作綜述
多部門出臺措施推進“保交樓、穩民生”工作
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下達4.7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 支持地...
抗旱在行動!上猶各地用真情出實招
永茂鎮抗旱灌溉保農保漁
如何打好抗旱減災這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