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文明網 2022-11-16 16:44
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近年來,錦屏縣固本鄉東莊村深入貫徹“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二十字”總方針,深挖產業、組織、人才、文化和生態優勢,全面推進鄉村全方位立體化振興。
東莊村積極探索鄉村振興“良方”,充分發揮黨建在鄉村治理上的引領作用,打造黨員先鋒示范崗,鼓勵黨員帶動群眾參與鄉村治理,并結合“一張網一中心十聯戶”、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政協“院壩會”和“寨管委”等工作載體,協商制定村規民約,組織開展文體活動豐富農民生活,普及科學知識,推進移風易俗,創建文明村寨,評選文明家庭,培育文明鄉風,建設文明鄉村,鄉風文明治理工作扎實推進。
線上線下聯動,推進移風易俗制度化建設。東莊村貫徹落實村民事情村民議,組織召開村民代表擴大會議,商議通過了《村規民約四字經》,進一步指導和規范村民行為,并利用村廣播、紅黑榜、苗莊百事微信群等平臺載體宣傳真善美、抨擊假丑惡,并要求黨員家庭要表率執行村規民約,做到令行禁止。村紅白理事會充分發揮宣傳監督指導作用,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文明新風尚,移風易俗工作駛入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發展軌道。
推行積分管理,助力社會文明治理。東莊村集體金融惠民超市按照《固本鄉東莊村積分制管理細則》,將愛護環境、踐行村規、孝老敬老、團結鄰里等好人好事納入量化積分內容,當年所有的積分可以在惠民超市兌換相應數量和金額的商品。為此,東莊村還成立了以村干、寨老、黨員為核心的鄉賢理事會、紅白理事會、村規民約執行理事會、道德積分評議理事會,以村民相互監督為手段,對不聽打招呼的群眾,建議其家族“話事人”上門動員,破除陳規陋習、倡導健康生活。
辦好“合約食堂”,一站式服務讓群眾舒心更放心。東莊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東籬客棧”合約食堂集老年人、殘疾人活動中心和游客接待中心為一體,方便群眾開展活動的同時又進一步提升鄉村田園村寨游客接待能力。“東籬客棧”合約食堂嚴格按照《合約食堂管理制度》和《合約食堂使用提示》進行管理,并鼓勵村民紅白喜事優先在合約食堂辦理,可享受食品采購配送、桌椅碗碟租賃、酒水飲料打折等配套服務,讓群眾享受到“一站式”服務的便利。
強化責任意識,抓好環境衛生治理。東莊村“兩委”與群眾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強化公益性崗位人員調度,并“劃區域、分責任、強監督”重點整治區域內的家禽散養、污水亂排、柴火亂堆、垃圾亂丟等不文明行為,通過開展集中整治行動,主干道兩旁的圈舍牛棚遷走了,家禽圈養起來了,房前屋后干凈整潔了,垃圾集中清運,污水溝渠疏通蓋板,房前屋后種植花草,扮靚了鄉村庭院,廣大群眾實現了從“站著看”到“動手干”的積極轉變。下一步,東莊村計劃開展“教育有方家庭”“道德模范”“星級文明戶”“衛生文明家庭”“優秀共產黨員戶”“村民心中好村干”“巧手苗娘”等評選,讓榜樣成為文明風尚引領者,讓廣大群眾學有榜樣、干有目標。
挖掘民族特色文化,助力鄉村文化振興。文化是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東莊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致力于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十二詩腔苗歌,通過黨建引領帶動,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結合已有迎客歌、贊世歌、勞動歌、禮俗歌、情歌等,創新編唱沐浴黨恩、歌功頌德類的歌曲,讓男女老幼在耳濡目染中,堅定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理想信念。挖掘家風家訓是鄉村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東莊村調研統計“十二姓氏家訓”,村里各家族通過“亮家訓”展現傳世家風,進一步促進“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的文明鄉風、淳樸民風、良好家風的美好格局。
2022年以來,東莊村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0余次,發動參與800余人次,經過大家的努力,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觀,群眾對移風易俗工作的支持率、參與率和滿意度不斷提升,陳規陋習得到有效遏制,文明新風吹遍鄉村大地。(隋元明 楊正蕊)
田間冷庫助力鄉村產業蓬勃發展 各地推進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
廣東省汕尾市—— 大數據賦能,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王晨在湖北進行鄉村振興促進法執法檢查時強調 依法推進和保障鄉...
傳承紅色基因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正穩步推進
多部門出臺措施推進“保交樓、穩民生”工作
譙城區古城鎮:弘揚農耕文化精神 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衢江:以“產業+數字+文化”推進民族鄉村共富示范帶建設
周灣鎮召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推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