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7 23:22
熱浪滾滾的夏天,浙江迎來了一連串40℃高溫天氣的暴擊,用電負荷持續走高。節約用電、低碳生活,成為當下熱詞。8月21日,國網浙江電力本部紀委、本部工會舉辦了“繪就綠電夢想 傳承廉潔家風”主題活動,邀請員工和家屬體驗迎峰度夏期間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的重要意義,以清廉家風匯聚前行力量,以實際行動倡導綠色低碳。活動由國網浙江服務中心策劃并承辦,公司本部員工工及家屬共80余人參加。
“第一次知道爸爸的工作原來這么神奇”
活動分為電力科普親子活動、廉潔家風教育、幸福長卷三個部分。21日大清早,近40位孩子穿著統一服裝,手中拿著一張需要在現場找到答案的科普任務卡,像一陣綠色的旋風吹進了位于紹興的±800千伏靈紹特高壓直流輸電換流站。巨型的電力設備們像巨人一樣排著隊,歡迎孩子們的到來,迎接孩子們滿腦子的好奇和疑問。

設備廣場中為什么會有噴泉,噴泉的作用是什么?這些房子為什么都長得像集裝箱一樣?電從換流站出發,要經過怎樣的路徑,才能送到每家每戶?
在特高壓換流站現場,孩子們通過電力科普講座、現場設備參觀,學習了電能輸送、安全用電的注意事項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節能低碳等知識。
寧夏草原上的風葉片片,變成了江南水鄉的度度電能,在令人炫目的現代科技沖擊面前,孩子們對“綠色電力”這個全球使命,第一次有了直觀的感受,正如他們穿著的T恤上手繪著地球和全球性倡議文字“Green Power Future Mission”(綠色電力未來使命)所提示的那樣。同時他們也對父母的職業充滿了崇拜和自豪:“電這么厲害,我的爸爸是在守護大家的幸福生活啊。”

在“點亮未來”的環節中,孩子們需要親手制作一個發電裝置。手搖一搖,燈泡亮起,孩子們驚喜不已。科學素養中最重要的探究實踐精神,如同電力通過導線一樣,在孩子們的手上傳遞。

今夏酷熱,靈紹特高壓投運自以來首次進入800萬千瓦滿功率運行,設備的溫度、電流等數據都處于臨界值,這是對電網設備的極大考驗。同在現場參觀的員工和家屬也感觸滿滿,紛紛表示將全面響應夏季節能節電倡議,從生活的點滴養成節約、不浪費的日常行為和習慣,以實際行動為綠色低碳發展作出貢獻。本部員工劉艷珂在參觀后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作為一名電網員工,看到烈日下炙烤的設備不停地依靠灑水降溫,想到連續高溫疊加經濟復蘇帶來的保供壓力,心里沉甸甸的……在城鄉居民用電自由的背后,是成千上萬電網人的精誠努力和赤誠付出。”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就是那個在課本上讀過的苦練畫荷花的王冕,在王冕故里就有一座以王冕名作《墨梅》為主題的清廉教育基地。
第二站,孩子們走進清廉教育基地,不是走馬觀花,而是用探究研學的方式,帶著“清風迷藏”的任務卡,邊走邊寫。滿室清風都是線索,一清二白的清廉之圖,逐漸在心中清晰起來。



通過主動探究,王冕筆下中那些頌揚梅花的詩句,歷代清廉名人秉持的價值觀,變得形象而生動。不單是孩子,家長也在這個過程中,感悟到清廉之風,和諧家風,應當蘊含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之間。
家風是百年黨史中恒久的話題。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一代代共產黨人奉公守法、修身齊家,為我們樹立了價值典范和行為標桿。本次清廉教育內容涵蓋了正面引領和反面警示,既展示了歷史演進中代代相傳的清廉人文,又闡述了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新形勢、新要求,令員工及其家屬充分認識到清廉家風的重要意義,將堅決秉持墨梅品格、弘揚乾坤清氣,時刻念好家庭“清風經”,互相鼓勵和支持家人克己奉公、廉潔自律,為樹立良好家風、爭創廉潔家庭而努力。
“幸福像長卷一樣展開”
這場活動的尾聲落在了一幅繪畫長卷上。一天的所見、所聽、所悟、所得,在王冕美術館這個恰如其分的地方,述諸筆端,充滿了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和美好愿望。
美院專業老師以天空、海洋、草地、地底為背景,教孩子們創作了一棟棟的小房子、一座座的海島、一架架的太空飛行器,而它們,全部都依靠電能運行和連接。孩子們把鐵塔幻想成長頸鹿,把變電站變成南瓜,還有的孩子畫下了未來的能源發電裝置風能、太陽能、水能的洶涌之力撲面而來……孩子們的想象力自由而舒展,讓我們看到了高科技時代能源的無限可能性。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這是國家電網的使命,也是此刻孩子們實實在在的感受和心愿。

我們常說的幸福的能力,其實是感知幸福的能力。對于一個家庭來說,電,從外部保障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涓流不息,而良好的家風傳承是家庭穩定幸福生活的基石。這次活動讓電力員工、家屬在實踐中感受和了解了電力職業的工作內容和意義,讓員工提升職業自豪感,讓兩代人共同感知幸福、傳承家風,讓綠電節能、低碳生活的理念,傳播到孩子心中。


作者:王琳 龔珂鋒 孟凱
來源: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綜合服務中心
編輯:孫朝陽(實習)
監審:卜慶鵬
聲明:該賬號所發布文章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原創文章相關權益歸作者及數字鄉村品牌運營中心聯合所有;轉載文章會標注來源,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數字鄉村頻道的立場及觀點。如有其他需求,也可與我們聯系,郵箱:ishuzixiangcun@163.com。
浙江天臺縣“小工坊”也有共富“大作為”
浙江,1000家鄉村博物館正在生長
傳承紅色基因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正穩步推進
東方甄選舉辦陜西直播專場,“文化帶貨”推廣地方農產好物
2022年“數商興農”電商人才專題培訓班成功舉辦
福建舉辦再生稻機收作業現場演示培訓班
濟南市舉辦生姜機械化田間管理現場會
張家口品牌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在北京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