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22-08-29 22:23
新華社鄭州8月26日電(記者翟濯、楊靜)近期,河南省出現大范圍、持續性高溫酷熱天氣,部分地區達到重旱等級。當下,正是河南省秋糧作物生產的關鍵時期,河南省電力部門多措并舉,全省投入農田機井12.89萬眼、泵站487處,全力保障秋糧生產可靠用電。
在位于河南省周口市的黃泛區農場內,一臺大型渠喂式平移噴灌機正在進行自動化澆灌作業,900余畝玉米地在它的精心“呵護”下,長勢喜人。

8月25日,一臺大型渠喂式平移噴灌機正在河南省黃泛區農場進行自動化澆灌作業。新華社記者 楊靜 攝
記者采訪了解到,受持續高溫、干旱天氣影響,黃泛區農場10萬余畝秋作物均遭受不同程度旱情,尤其對玉米影響最為嚴重。為搶抓農時,黃泛區農場進一步加強了水肥管理,確保每一個地塊能澆盡澆。
農業澆水灌溉,電力是重要保障。“為護航抗旱保秋,我們成立了抗旱應急搶修服務隊,每天深入田間地頭,對涉及的抗旱線路進行隱患排查與治理整改。同時我們建立了臺區經理、農戶與井長的三方協同聯動機制,對我們轄區內的222個農排臺區進行實時動態管理,實現了3931臺機井井井通電。”國網黃泛區供電公司黨委書記童之潔說。
眼下正是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由于持續高溫少雨、土壤失墑較快,河南省商水縣126萬畝秋作物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當地種糧大戶邱守先在商水縣3.5萬畝高標準農田里流轉了2100畝土地,主要進行玉米大豆復合套種。作為一名種地“老把式”,邱守先深知目前玉米正處在“卡脖子旱”的關鍵時期。最近一段時間,他每天都要去各個地塊查看作物長勢,按照高標準農田物聯網墑情提示,用手機操控噴頭為莊稼“解渴”。

8月25日,河南省商水縣種糧大戶邱守先正在用手機操控噴頭為莊稼灌溉。新華社記者 楊靜 攝
“原來澆一畝地玉米,成本要七八十元。現在有了高標準農田,地里都安裝了固定自動噴灌設備,只要在手機上一點,幾百畝、上千畝玉米大豆就可以自動噴灌,省心省力省錢,澆一畝地只需5元電費。”邱守先一邊用手機演示,一邊給記者算了一筆“澆地賬”。
為確保秋糧穩收增產,國網商水縣供電公司投入資金3100萬元,用于高標準農田機井設施和大型箱式變電站建設。“我們還成立了電力黨員服務隊,在秋糧作物灌溉期間定期對電力設備進行隱患排查,保證故障不過夜,全過程、全天候幫助農戶解決用電問題。”國網商水縣供電公司總經理肖杰介紹。
漯河市是河南糧食主產區之一,今年全市秋作物種植面積281.86萬畝,其中秋糧196.65萬畝,持續高溫少雨天氣造成當地農田旱情呈現蔓延趨勢。
漯河市下轄的臨潁縣王崗鎮是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大鎮,小辣椒種植占全鎮耕地面積90%以上。再過十余天,王崗鎮的小辣椒就將面臨采摘,王崗鎮梁崗村黨支部書記胡學民告訴記者,由于日照充足、灌溉用水有保障,今年村里的小辣椒成色、賣相都特別好。

8月26日,河南省臨潁縣王崗鎮梁崗村種植的小辣椒長勢喜人。新華社記者 楊靜 攝
王改青是國網臨潁縣供電公司王崗鎮供電所的一名臺區經理,近段時間他的手機一直響個不停。“我在梁崗村建了一個電力服務群,廣大農戶有問題可以隨時發在群里,我們隨叫隨到。雖然有時只是一些機井操作或安全用電的小問題,但只要涉及農業生產,我們都會盡心盡力去答疑解惑。”王改青的認真負責也得到了梁崗村村民的一致認可,胡學民笑著說,由于經常在村里服務,現在村里已經把他當成了自家人。
連日來,河南電力系統廣大員工紛紛行動,走進田間地頭,為群眾秋灌送上優質服務,助力農戶保產保收。“截至目前,我們已累計組織共產黨員服務隊主動服務1096次,走訪村委、用水協會和農戶15.9萬次,巡視線路9.8萬條,排查機井臺區20.37萬個、機井105.45萬眼,確保機井報裝辦電‘當天通’、機井設施‘運行穩’、機井故障‘復電快’,做好抗旱保秋用電保障工作。”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營銷部主任郭雷說。
記者:翟濯、楊靜
“打造鄉村產業高地 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 農業農村部開啟國家現...
《2022農業農村產業發展重大技術需求》發布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巡禮全媒體直播活動在北京啟動
創新國際化再加速 報告揭示2020年中國169家國家高新區“成長狀況...
?2022全國農業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活動在南京舉辦
習近平回信勉勵外文出版社的外國專家 為促進中國和世界各國交流...
遼寧省農業農村廳印發方案:努力實現抗災奪豐收
財政部緊急安排中央預備費100億元支持做好抗旱保秋糧等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