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電子版 2022-11-25 20:15
原標題:論文寫在大地上 成果送到農民家——貴州農技人員“揭榜掛帥”保豐收觀察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守護糧食安全、推進鄉村振興,都與農業科技的推廣和運用息息相關。
今年4月,貴州省委組織部、省農業農村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3家單位聯合制定了《貴州省2022年激勵農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行動方案》,要求全省農技人員根據專業特長和服務意愿,定點結對為群眾開展技術服務,并可在完成基礎任務的前提下,視能力參與技術難度更高的“揭榜掛帥”。同時,還成立了省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通過明確時間表、線路圖、責任人,確保“榜單”任務及相關要求落到實處。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的關鍵就是擴行縮株保密度。我們貴州一般推廣‘2+3’模式,即在2米寬復合帶內種植2行玉米、3行大豆,玉米與玉米行距40厘米,玉米與大豆行距50厘米,大豆與大豆行距30厘米……”在貴州省福泉市召開的全國大豆油料生產暨帶狀復合種植培訓會的參觀現場,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二級研究員夏忠敏介紹著技術標準。
“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希望通過培訓把這項技術落到田間地塊中,為老百姓增加收益,也為糧食生產提供技術保障。”夏忠敏說。
農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行動啟動后,夏忠敏團隊成為貴州省“揭榜掛帥”的首批專家,不僅領辦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試驗示范,還領辦了辣椒等作物的試驗示范田。
“開展激勵農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行動,是貴州為全省農技人員創新創業打造的一個平臺、提供的一次機會、賦予的一份責任,是組織引導農技人員歸隊歸位,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農民家,激發了農業技術人員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平臺、干成事的人有尊嚴的重要舉措。”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張集智說。
在鳳岡縣花坪鎮,貴州省農業農村廳高級畜牧師李波每個月都要帶領他的肉牛高效養殖技術服務團隊,翻山越嶺為服務的養殖場開展疫病防控、飼養繁育、草畜配套等技術指導。
李波的技術服務團,不僅有肉牛養殖方面的專家,還有動物疫病防控、飼草種植等方面的專家。他們“零距離”為養殖戶開展“一條龍”的全程技術服務,解決養殖戶在實際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專家服務團不僅為我們養殖場帶來疫情防控、發情鑒定和輸配時間等專業技術,改變了過去我們依靠傳統經驗的養殖模式,還為我們提供了更加科學的飼料配比技術,提出了草畜配套的技術方案,讓我們控制了成本,提高養殖效益。”鳳岡縣眾心能繁畜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佑勝說。
作為山地省份的貴州,如何在農業現代化的“戰場”上守好糧食安全底線?如何為糧食生產保駕護航?在農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行動方案中,對糧油生產基礎性示范服務有更高的要求,涉及糧油生產的農技人員,均要按照“正高級、副高級、中初級職稱,分別服務不少于500畝、300畝、200畝,影響帶動不少于500畝、300畝、200畝”的標準,深入基層為“糧”服務,通過服務練就過硬的農業技術基本功,幫助農民群眾提高種植水平。
“今年我們示范點水稻單產要向850公斤沖刺。”6月初,在遵義市播州區石板鎮沐恩寺水稻示范基地,遵義市農業農村局水稻小面積超高產杜玉婕團隊,正指導村民開展水稻大田移栽。農技專家從種子選擇、集中育秧、水稻移栽、田間管理、生物防治、生態防控、合理用藥等細節進行悉心指導,保障水稻生產安全、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讓水稻栽培新技術成為糧食增產增效的有力保障。
通過農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行動,讓農業實用技術在示范基地進行全覆蓋,同時讓當地村民的種植技術更加標準化,從而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在息烽縣石硐鎮中壩村下壩組貴州中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貴州大學農學院龍友華獼猴桃產業團隊在此“揭榜掛帥”。團隊打造獼猴桃生態化栽培技術示范基地3000畝,輻射帶動1萬畝,力爭在獼猴桃單產、品質、品牌、效益上實現新突破,平均畝產提升15%,農殘檢測合格率100%,打造具有山地特色高標準農業示范基地,強化防災減災、社會化服務隊伍培育,探索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提高貴州省山地精品水果品質,加強市場綜合競爭力,為全省水果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省級樣板。
為破解農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行動中出現的各類瓶頸,貴州組建3個巡回指導組,不僅對生產端的技術進行把關,還強化抓終端的銷售服務,讓農產品不僅種得好,而且賣得出、價錢好。
“最近我聯絡省外農產品公司在普定縣馬官鎮發展韭菜訂單式種植1.5萬畝,還聯系了威寧白蘿卜、印江黑木耳的銷售渠道。”貴州省農廣校中級經濟師劉俊媛看到群眾的產品賣了好價錢,自己覺得特別有成就感。
截至目前,在相關農技人員和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品牌專班的推動下,全省十余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入駐“中國推介”,京東集團、首楊水果在貴州創建了“定制果園”產銷模式,“醫院+企業+農戶”采購配送機制實現省內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食用菌采購貨源本地化,全省23個中藥材基地被北京同仁堂確定為“定制藥園”,為貴州山珍風行天下打下了堅實基礎。
“科技創新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根本動力,自創新創意行動啟動以來,全省各級各類農技人員積極響應,奔赴基層一線開展技術服務,極大地促進了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為貴州省糧食生產和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科技支撐。”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貴州省級農業技術專家服務總團團長宋寶安說。
胡春華在江西督導農業抗旱保豐收工作
貴州務川縣蕉壩鎮農田建設與農業機械化有機結合
有關部門和地方全力戰高溫抓田管、保澆水固墑情——抓好防災減災...
遼寧省農業農村廳印發方案:努力實現抗災奪豐收
新疆阿瓦提縣:葡萄喜豐收 村民笑開顏
豐收集結號|高手“炫技”,誰能更勝一籌?
江蘇農業機械抗旱施肥 保秋糧豐收彰顯威力
第7屆貴州·遵義國際辣椒博覽會新優品種評選結果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