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22-11-26 21:52
山東冠縣柳林鎮大楊莊村地處冠縣、臨清、東昌府三地交界位置,緊鄰柳林鎮北環路,總耕地面積2178畝,現有458戶,1721人,村里現有黨員27人。大楊莊黨支部搶抓鄉村振興機遇,成立冠縣文軒豐潤果蔬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發展高效農業,開展新品種改良、現代化育苗、農業文化旅游項目,還在生態科技示范園的基礎上建成了冠縣七彩農場紅色教育研學基地。大楊莊村先后被評為山東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范村、山東省省級美麗鄉村、山東省景區化旅游村莊、山東省休閑農業示范村等。
為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村黨支部于2017年領辦了冠縣文軒豐潤果蔬專業合作社,成功流轉本村土地680余畝。按照自動化、標準化的原則,合作社建設冬暖式大棚30個,春秋式大拱棚40畝,油桃、油杏棚100余畝、奇異果、櫻桃60畝,配套標準化氣調冷庫一座,還建設了當地具有代表性的集生產、加工、包裝、儲存為一體的標準化生態農業示范園區一處。通過轉變當地傳統種植理念,帶動了當地蔬菜生產技術及相關農業產業的發展,為本村及周圍村農民增收提供重要保障。合作社采取“黨支部引領、合作社運營、農戶參與”的運營管理模式,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畝產收入由原來的1000元提高到6-8萬元,帶動了群眾100余人就業增收,走出了一條強村富民之路。
大楊莊抓住冠縣獲批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縣的發展契機,建設了電商產業園,以油桃、油杏、櫻桃、奇異果等果蔬及牛軋糖等優質特色農產品為切入點,采取“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電商”“數商興農”的新模式,對接抖音、快手等平臺,利用直播電商全方位呈現、引流帶貨、實時互動等特點,大力發展電商產業,推動電商產業化發展,實現”產業興農、人才興農、文旅興農、科技興農“的鄉村振興模式創新,為農副產品銷售打開更大的市場,同時推動特色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促進產業興旺、企業增效、農民增收。
2020年,大楊莊村還發揮自有優勢,在生態科技示范園的基礎上建成了冠縣七彩農場勞動教育研學基地。
黨支部領辦“冠縣文軒豐潤果蔬專業合作社”自成立后,便積極發出號召,當地退役軍人、大學畢業生等50余人,組成了平均年齡33周歲的年輕化的運營團隊,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進行經營管理,轉變傳統種植方式,在提升、推廣種植技術的同時,一方面增加村集體收入,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村民的生產積極性。
合作社示范園根據大棚生產的需要,建設完成農產品加工、存儲產業鏈,高標準水肥一體化設施、完善的檢驗檢測設備,實現二維碼標識上市。采用“合作社+農戶+電商”的模式運營管理,帶動110名農民參與種植,每畝收入由原來1000元提高到目前的6-8萬元。
下一步,大楊莊村將繼續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按照冠縣縣委“1457”的工作思路,深挖特色產業資源,盤活村集體經濟,傾力打造柳林鎮電商小鎮品牌。積極利用抖音、今日頭條等平臺大力推介大楊莊村精品糖果產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效應,助力經濟“彎道超車”,全力打造集農產品生產加工、商貿、科研、生態旅居等功能于一體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項目,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大楊莊力量。
責任編輯:孔令瑤
“一手打傘、一手干活”海南鄉村振興系統全力助農解困
陜西加強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使用管理
府谷縣農業(糜子)專家工作站被列入“榆林市人才引領鄉村振興示...
杭州臨安:“共享廚房”烹出鄉村振興路
海外點贊鄉村振興的中國經驗(國際論道)
山東平邑縣蒼山村來了“第一書記”:小小金銀花,連通致富路
鄉村振興在行動|廣西河池:民族團結融入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鄉村振興在行動|一個傳統農業大區的“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