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網 2022-09-01 09:46
8月25日,全國農業科技創新工作會議在江蘇南京成功召開,同步舉辦2022農業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活動。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性農業科技盛會,是對全國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的全面總結,也是農業科技創新力量的全面動員,更是對新時期農業科技創新工作的全面部署。李克強總理做出重要批示,胡春華副總理出席會議并講話。這幾天以來持續在農業科技界和企業界引發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全國農業科技創新工作會議精神,從自身做起、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在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進程中,不辱使命,勇于擔當。
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把農業科技擺在突出重要位置
湖北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省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吳祖云表示,這次大會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業科技創新工作的空前重視,對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的親切關懷和寄予的殷切期望,讓全體農業科技工作者深受感動,備受鼓舞。
天津市農業農村委黨委書記、主任金匯江表示,農業科技的春天已經到來,廣大的農業科技工作者將以此為鞭策,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投入到農業科技創新中。天津將把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鄉村全面振興強大動能,更好穩住農業基本盤,夯實“三農”壓艙石,加快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天津樣板
會議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支持保障,大力推動科技成果市場化應用,確保每年都有新進展,收到新成效。
安徽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盧仕仁表示,安徽省要實現從“大”到“強”的轉變,關鍵是要抓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增加農民收入。下一步,安徽省將進一步細化實化種業振興行動和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案,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體制機制,整合科技力量,在培育種子龍頭企業、研發制造農機補短板產品、創新成果集成應用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快步伐。
吉林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汪學軍表示,吉林省將把農業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集聚全省農業科技資源力量,落實好國家種業振興行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生物育種研發方案,加快推進千億斤糧食、千萬頭肉牛、萬億級農產品加工及食品產業“雙千一萬”工程實施。
以現實需求為導向,加快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會議提出,要堅持以現實需求為導向,加快培育重要農產品優良品種,研發推廣適用農機具和現代農業投入品,提高現代化設施種養水平,創新推廣現代耕作技術模式。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徐芝文說:“我們要聚焦四川農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制定省級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方案,全力攻克農業科技‘卡脖子’問題,突破一批區域性關鍵共性技術。實施川種振興‘五大行動’,推進育種聯合攻關,夯實以水稻、玉米為重點的核心種源基礎,提高川糧油、川豬等‘川字號’特色農產品科技含金量和市場競爭力。”
湖北省農科院游艾青院長作為農業科技人員的優秀代表,在會議現場接受了胡春華總理頒發的神農英才領軍人才獎項。他無比激動地說:“農業科技領軍人才一定要在關鍵核心領域攻堅克難。我要培育更多更好的南方水稻品種,推進水稻產業綠色發展,不辜負這份榮譽”。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沈其榮說,我國今后的農業發展方向應該是綠色農業,即在保障我國食物生產總量基本不減的前提下,盡可能少用農用化學品,同時保護耕地和生態環境。發展這種綠色農業就需要大量有質量的農業科技創新技術、工藝和產品,我們科技工作者要能解國家所需,加快鍵核心技術攻關。
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教授張洪程長期奮戰在作物栽培的科技一線,取得了一批省工節本、增產增效顯著的實用科技成果。他說:“我們科技工作者要圍繞國家最現實的重大需求,破解生產上的技術難題,加快推出能直接提高作物產量、品質和效益的現代作物栽培技術,把更多的成果寫在大地上、留在百姓家。”他最新的科技成果在剛墾改的4000多畝連片土地上種植上了水稻,實現了剛墾改低產田向豐產增效的超速轉變,充分展現了作物栽培科技的重要作用與增產潛力。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形成農業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
農業科技創新鏈產業鏈融合,企業是關鍵環節。大北農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邵根伙說:“這既是對全國農業科技創新工作的強力推動,也是對農業科技企業的強勁激勵。農業科技創新不僅是國家任務、社會責任,也是我們每個企業的神圣使命。”在2022全國農業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活動上,大北農簽約玉米和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項目。他建議,“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國家種業創新體系,全產業鏈布局種業創新”,匯聚各方優質資源,堅持市場化導向,以轉化交易為目標,促進研發與科企的深度融合,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核支撐。
中信農業總經理、隆平高科董事長說:“作為種業企業,我們將持續推進國家種業振興行動,把使命記在心里,把責任扛在肩上。”他表示,一是夯繼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完善創新體系,強優勢補短板,強化產學研協同。二是積極參加揭榜掛帥,承接并高質量完成國家有關重大科技計劃。三是緊抓當前政策和技術機遇,深挖市場需求,優化產業布局,不斷提高全球市場競爭力。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忠表示,我們將用最有力度的政策、最有溫度的環境、最具保障力的空間、最具承載力的功能,助力廣大農業科技企業安心投資、專心創業、放心經營、舒心發展、做強做大。深圳市積極探索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區,瞄準生物育種、智慧農業等前沿領域,積極引導騰訊、大疆、華為等一批科技企業用數字賦能農業科技,打造“數字鄉村”“智慧農業”品牌。
農業科技離不開金融活水。國投創益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維東表示,要充分發揮國有資本的引導帶動作用,為農業科技高質量發展插上金融的翅膀。農業科技投入大、周期長、回報慢,亟需長期資本進行投入,國投創益將致力于當“耐心資本”,助力本土農業科技企業加強原創技術的研發和供給;發揮國有資本引導作用,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緊密的產學研合作,加速有市場價值的科研成果高效轉化為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中國農業銀行三農業務總監陳軍表示,服務農業科技創新是金融機構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將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把支持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重大任務,聚焦種業振興、農機研發、智慧農業、耕地保護等領域,更加緊密推進產、學、研、融合作,更大力度滿足投、貸、債、賃等金融需求,更好發揮“金融+科研”促進鄉村振興的“乘數”效應。
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嶄新篇章已經開啟。以全國農業科技創新工作會議為新起點,大家表示,要團結起來,勇于創新,頑強拼搏,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驅動發展,為保障糧食安全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李麗穎 孫眉 見習記者 ?崔建玲
鄉村振興50人論壇(CR50)第六期會議在京召開
廣西農業品牌帶動“桂品出鄉”
緬甸白糖出口迎來好消息
南京農機化所參加全國農業科技創新工作會議暨2022全國農業高新技...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關于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違規投檔企業處理情況的...
農業科技成果加速應用轉化
河南安陽用數字賦能現代農業 農民“掌”握豐收金鑰匙
商丘市農業農村局持續抓好秋季重大病蟲害防控 確保“蟲口奪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