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網 2022-11-11 02:17
日前,廣西靈山縣成功申報“中國淡水魚苗之鄉”的消息接連不斷,這是繼獲得“中國荔枝之鄉”“中國奶水牛之鄉”“中國名茶之鄉”后,又獲得的一個國家級榮譽稱號。靈山縣佛子鎮作為核心示范產區,該鎮清湖村魚苗產業園建設正在有序推進,目前第一期已經投入700萬元。
近年來,靈山縣把發展魚苗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主動力,不斷深化“黨建+”工作機制,牢牢抓住“三鏈”模式圍繞“一村一品”助推魚苗產業發展,走出一條魚苗產業發展、帶動農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鎮黨委非常關心我們魚苗產業的發展,在把技術專家“請進來”幫助我們突破技術難關的同時,還組織我們到南寧、廣東等地參觀學習。此前全國大部分養殖場只有18℃至20℃才能孵化出魚苗,我們通過不斷實驗,探索出了人工低溫孵化魚苗技術,現在低至13℃也可孵化成功,且入塘成活率很高。”靈山縣佛子漁業協會會長謝瑞初說。
魚苗產業作為該縣佛子鎮的傳統產業,上世紀80年代便開始利用靈東水庫及山間泉水進行魚苗養殖和孵化,由于絕大部分孵化場為家庭作坊式傳統養殖模式,發展較為緩慢。為破解發展難題,做大做強魚苗產業,該鎮利用鎮、村黨校遠程教育、農技推廣站、魚苗合作社等平臺,通過科技特派員“現身教學”、黨員致富能手“結對幫學”、示范基地“現場觀摩”等方式進行多層次、多渠道、多類型的實技術培訓180多場次;整合魚苗行業資源、農村富余勞動力等優勢資源,通過成立漁業協會、建立中轉站協調各育苗場主抱團發展,注冊商標形成有效產業品牌等一系列措施解決各培育戶自行定價、相互壓價銷售等惡性競爭問題;鼓勵和吸引有技術、有資金、有市場、有銷售經驗的魚苗企業“游攏”佛子,助力魚苗產業發展;用活“成才計劃”注入新鮮“血液”,將“人才庫”中56名群眾認可、養殖經驗豐富、具備帶動致富能力的魚苗產業生產能手中培養發展黨員,吸收到黨組織中,“以優促先”領航魚苗產業發展。
近年來,靈山縣魚苗產業迅猛發展,培育出鯪魚、銀鯽等孵化品種20多個,出產的魚苗品系好,成活性高,年產淡水魚苗占全國淡水魚苗產量10%左右。該縣佛子鎮就有魚苗孵化場75家,養殖孵化基地18個,孵化池80多個,遍布全鎮10個行政村,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8家,其中省級2家、市級4家、區級2家,年產魚苗超800億尾,產值近億元。
“村委2020年在益民魚苗場投了30萬,現在每年都能拿到分紅,不但增加村級集體經濟,還能解決群眾的就業問題。”靈山縣佛子鎮桂山支書周興華說到。靈山縣佛子鎮益民魚苗場、沙塘魚苗場與桂山村委聯結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帶動低收入人群60多人就業。
該鎮牢牢抓住“魚苗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結對幫扶、示范帶動模式,引領魚苗能人與脫貧戶和養殖技能較弱的農戶結對子,實行“一對一”或“一對多”的產業幫扶。在結對幫扶、示范帶動中他們一人帶十人,十人帶一村形成群眾學能人,共奔小康路的動人局面;該鎮還將布局大蘆、元眼、馬肚塘大力發展生態魚鄉村旅游產業,以魚苗經濟促進三產融合,推動產業發展,切實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目前,靈山縣僅佛子鎮從事魚苗產業900多戶1300余人,75家魚苗孵化場帶動162戶貧困戶參與魚苗養殖,脫貧戶從業和就業人員達304人,魚苗產業已成為部分脫貧戶增收致富的新路子。(王新)
去年農業增加值增長10.1%,增速居全國前列 甘肅著力發展現代寒...
政策解讀、市場分析——2022年全國農機流通信息工作會在洛陽成功...
交通運輸部:8月29日全國高速公路貨車通行717.71萬輛
廣西天巴高速勤蘭隧道左幅順利貫通
全國農機流通工作會議代表參觀中國一拖
首屆全國糧油產業發展大會將在河北正定舉辦
鄉村振興在行動|廣西河池:民族團結融入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廣西2022年秋繭陸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