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金山 2022-12-07 18:00
為貫徹落實“南北轉型”戰略要求,金山全面推進農業轉型發展,通過打造涵蓋生產、加工、流通、科技、服務等全產業鏈,推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融合發展,為打造“兩區一堡”戰略高地,持續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注入強勁的發展動力。


在京東方廊下鎮特色蔬菜智聯工廠,玻璃大棚內的水培芝麻菜、奶油生菜平鋪生長在一條條定植床上,定植床下是精準配比的營養液,一輛 AGV巡檢小車在苗床間“巡邏”拍照,記錄蔬菜生長狀態。在這里,除了搬運、采收等基礎工作,大棚內溫度、光照、通風、蟲害監測和生長狀態判斷,是否可采收等都通過工廠的“最強大腦”——“人工智能物聯網”自動遠程分析操控。“我們整個系統里,智能設施設備,一共有149項,智能覆蓋率已經達到了88%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實現了環境數據、農事數據、作物畫像的累計。” 京東方后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蔬菜智聯工廠工作人員李志生介紹。

作為AI智慧種植領域的領跑者,京東方后稷將百度視覺技術及深度學習算法與傳統農業結合,構建了克重識別模型,使系統能夠自動識別蔬菜生長狀態克重及自動預警病蟲害,并通過系統搭載的歷史種植數據,自動輸出植保方案。李志生介紹,正常一個菜品的模型,數據積累基本要9萬張圖片。
據了解,目前,該套種植技術已經獲得20多項專利,并成為上海市率先實施“AI+”智慧農業的典型。不僅如此,公司在此基礎上,還全面打造涵蓋種植、科技及服務的全產業鏈,將植物工廠種植模式復制輸出,目前公司的服務范圍擴展到南京、河南等國內多個省市。


傳統種植業新業態更新迭代的同時,農旅融合新產業發展的腳步也在不斷加快。在呂巷鎮水果公園內,一座新的數字化農業科普基地的落地,讓農業旅游與科技來了一場有機結合。在這里學生不僅能種桃、看桃,還能親手寫下一段代碼,通過編程為桃樹進行灌溉澆水、監測桃樹生長數據。


全新的科普教育形式給家長和孩子們帶來全新體驗的同時,也為呂巷水果公園帶來了更多的人氣。通過不斷推動農旅、農文、農體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擦亮了“灣區桃源”的名片。
實際上,作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區,近年來我區通過大力發展精品農業、扶持精深加工、培育精致景觀,不斷推進農業“接二連三”,促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融合發展。下一步,我區將繼續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促進農業與文化、旅游、體育、康養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全面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
記者 熊雪寒 顧青凡
大豐召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現場觀摩會
南京農機化所成功組織全國蔬菜生產機械化技術觀摩會
鄉村振興丨匯川芝麻:高粱熟了紅滿天
入秋后 蔬菜需細致管理
蔬菜管理 陰雨天苦瓜養根促花要及時
玻利維亞上半年香蕉出口增加 國內種植戶為何陷入危機?
農業組織希政府介入博茨瓦納和納米比亞對自南非進口蔬菜的限制
應對持續13年特大干旱 智利擬在北部沙漠種植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