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30日05版 2022-09-05 13:21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邁出穩健步伐,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非凡成就。
十年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勝利完成:2021年,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提升到84.9%,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87.5%,霧霾天氣和黑臭水體越來越少,藍天白云、綠水青山越來越多,人民群眾優美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來越強。同時,我國成為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最大的國家、世界上治理大氣污染速度最快的國家、近20年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我國不僅續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還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正在從藍圖變為現實。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于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系統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一思想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論述,傳承我國優秀傳統生態文化,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意愿,借鑒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優秀成果,對我們黨領導人民建設生態文明的經驗進行總結和升華,把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提升到新高度。這一思想基于歷史、立足當下、面向全球、著眼未來,包含著一系列破解發展與保護難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創性、時代性、指導性重大思想觀點,蘊含著豐富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生動詮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真理內涵和實踐偉力。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我們黨加強了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從思想、法律、體制、組織、作風上全面發力,作出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一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其中一條;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其中一項;在三大攻堅戰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戰;在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中,美麗中國是其中一個。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大力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持續深入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力度,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壓實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
船重千鈞,掌舵一人。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親自部署、親自推動,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為建設美麗中國舉旗定向、領航掌舵、保駕護航,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情懷與歷史擔當,贏得全國人民的由衷認同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
鑒往知來。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牢記生態文明建設這一“國之大者”,堅定不移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建設,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作者:俞海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 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香港一定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獨特優勢
中國田協:南京室內田徑世錦賽推遲至2025年
中國基建再破多個記錄!3條高速在三峽庫區串聯成環
中國解除自南進口羊毛禁令
成都加快建設全國現代種業高地:到2025年力爭種業產值達到150億
李克強對2022年全國“質量月”活動作出重要批示強調 在市場競爭...
助力鄉村振興,安慕希公益行|攜手中國農影探訪攀枝花芒果基地
中國這十年·青海|以綠色低碳為導向 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