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1 02:02
“一動不動”、“萬紫千紅”、“三斤三兩”,這些順口的詞兒和彩禮結合,不知壓垮了多少幸福的家庭。動輒18.8萬元、28.8萬元的彩禮,為結婚而掏空一個家庭一輩子的積蓄,并不是夸張的劇情,而是不少人的真實生活。“天價彩禮”已成為當前社會難以承受之重,不斷攀升的結婚成本讓很多人“望婚興嘆”。
為有效遏制高價彩禮等陳規陋習在農村部分地區的蔓延,農業農村部、中央組織部等八部門近日印發《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給農村移風易俗工作制定了明確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方案》定于今明兩年在全國范圍開展專項治理,2022年8月啟動,2023年12月基本結束。具體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治理高價彩禮。例如宣揚低俗婚戀觀,索要、炫耀高價彩禮,媒婆、婚介等慫恿抬高彩禮金額,彩禮金額普遍過高等問題。二是治理人情攀比。例如人情禮金名目繁多、數額過高,甚至為了斂財舉辦“無事酒”,農民群眾“人情債”負擔沉重等問題。三是治理厚葬薄養。例如不履行孝道義務,喪事時間過長、喪禮中宣揚封建迷信思想和開展低俗活動,配陰婚、“活人墓”、豪華墓等問題。四是治理鋪張浪費。例如婚喪喜慶舉辦宴席時間過長、規模過大,盲目攀比追求檔次,造成嚴重浪費等問題。
農村婚喪嫁娶陋習成因頗為復雜,導致大家都不愿意這么做,但又沒有辦法擺脫,不得不陷入“內卷”窘境。如何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出實效,非常考驗各級政府的執政能力和水平。既要標本兼治,把治理陋習與轉變觀念結合起來;又要疏堵結合,加強正面宣傳教育,同時進行負面曝光。最重要的是,不能搞形式主義、“形象工程”,要實事求是、切合實際,不給基層和農民群眾增加負擔,尊重民族和區域風俗習慣,從農民群眾愿接受、易實施、能見效的問題入手,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常抓不懈。
另外需要切記的是,移風易俗的根本目的是要減輕農民群眾的負擔,卸下他們在婚喪嫁娶中的擔子,不要“一刀切”、矯枉過正。讓群眾滿意、農民受益,才是最實際的效果。
三農快評——從三農角度看問題
聚焦“三農”領域大事、要事、急事、難事,權威跟蹤“三農”領域熱點、焦點、難點、重點話題,獨家解析“三農”新聞事件,認真尋找新聞第二落點,用有速度的關注、有高度的站位、有態度的表達、有溫度的關愛、有深度的見解回應社會關切。
作者丨中國三農發布評論員 孫麗敏
國家衛健委:不讓老年人因智能技術運用而影響就醫
國家衛健委:國家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初步建成
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導各地9月份加大豬肉儲備投放力度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大部分夏糧主產區收購進入尾聲 種糧農民...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階段性調整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加大對困難群眾物...
國家發改委:“兩減免、四支持”幫扶養老托育服務業企業發展
農業農村部召開常務會議 傳達貫徹國務院常務會議和李克強總理對 ...
農業農村部部署今年第11號超強臺風“軒嵐諾”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