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 2022-09-07 15:24
一望無垠的中稻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曙松 攝 )
當前,全省高溫天氣已經結束,多地出現20毫米以上降水,土壤墑情得到改善,旱情有所緩和,有利于水稻灌漿和最終產量形成。早播中稻陸續進入成熟期、正季中稻處于灌漿期、遲播中稻處于抽穗揚花期,再生稻再生季處于孕穗期,雙季晚稻處于拔節期。為實現“重災區少減產、輕災區不減產、非災區多增產”目標,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省糧食生產專家指導組根據天氣變化趨勢、作物生育進程和病蟲發生態勢等,制定技術指導意見。
精準施策,爭足穗攻大穗。對未遭受高溫干旱影響的中稻、再生稻和晚稻,酌情施好穗粒肥,綜合防治病蟲害,確保實現穩產增產;對遭受高溫干旱造成結實率下降的中稻,抓住有限灌漿時間,開展“一噴多促”,努力增加粒重,彌補結實率下降損失,促進增粒數、增粒重、奪豐收。
精細研判,強化防災應變。據氣象部門預測,全省發生伏秋連旱的可能性大,生產形勢依然嚴峻。一要科學調水抗旱。干旱的田塊,要及時調水抗旱,盡量滿足水稻各生育期用水需要,做到足水孕穗、有水抽穗、寸水促穗、濕潤壯粒。二要做好病蟲防治。綜合分析病蟲發生基數、栽培條件和氣候因素等,重點防治稻飛虱、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曲病、稻瘟病、紋枯病等,做到“壓前控后、治早治小”,最大限度降低病蟲危害損失。三要提前防范“寒露風”。對已始穗的水稻,結合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加適量生長調節劑,促進提早抽穗齊穗;對抽穗揚花的水稻,灌深水保溫御寒。
精心組織,做好指導服務。全省各級農技推廣系統要深刻認識奪取秋糧豐收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意義,主動扛責上肩,積極擔當作為。密切關注天氣和苗情變化,主動對接部省專家組、科技小分隊等科技力量,分區域、分類別、分時段評估水稻長勢情況,逐項梳理提出切實可行的防災減災和穩產增產關鍵措施,通過現場指導和網絡培訓等形式,指導新型主體和廣大農民加強田間管理,努力打贏秋糧豐收保衛戰。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崔逾瑜)
關于做好2022年湖北省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助項目工作的通知
長江流域柑橘果園應對旱澇急轉技術指導意見
長江流域蔬菜應對旱澇急轉技術指導意見
新疆棉區棉花防低溫爛鈴保豐產技術指導意見
【北京】北京奮力推進新時代首都發展(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
《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到2025年初步建成數字鄉村標...
湖北:技術下鄉 服務下沉 助力災后田間管理
湖北省第五屆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能競賽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