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日報 2022-11-15 17:05
近年來,鎮賚縣緊緊抓住“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工程建設機遇,將肉牛產業作為全縣“三雙一旅”戰略重要一環,不斷拓寬思路,創新舉措,強力推動肉牛產業快速發展,被納入全國肉牛增量提質行動北方農牧交錯帶基礎母牛擴群增量縣。今年上半年,全縣肉牛飼養量達到8.7萬頭,同比增長76.5%。
確立“十字方針”,念好肉牛“產業經”。制定《鎮賚縣“十四五”時期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明確“強基、擴面、提質、延鏈、賦能”發展思路,作為肉牛產業發展的指導方針。用好脫貧攻堅政策,采取“政府+龍頭企業+農戶”模式,投資2.5億元建設4個肉牛養殖扶貧基地,引入和合、吉天然等重點企業租賃經營,夯實肉牛產業基礎。鼓勵引導龍頭企業將經營重點由肉牛育肥向擴群增量轉變,采取“放母還犢”“母牛超市”等形式帶動農戶養殖,迅速壯大肉牛養殖規模。大力實施“引種”工程,從國外引進“海福特”“安格斯”等優質母牛7000余頭。積極推行肉牛凍精改良技術,發放肉牛凍精補貼資金190萬元,全縣肉牛良種覆蓋率達到95%。聚焦接通金融鏈,在全省率先開展活體抵押貸款試點,共辦理活體抵押6877頭,貸款8318萬元;聚焦補齊加工鏈,投資1億元實施了集屠宰、加工、銷售和冷鏈運輸于一體的年加工10萬頭肉牛農牧業孵化園項目,一期工程2萬頭牛加工項目將于今年年底前投產;聚焦延伸肥料鏈,引進新大地肥業有限公司,實施年生產加工30萬噸生物有機肥項目,全縣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96.15%;聚焦完善飼草鏈,大力推行秸稈飼料化利用,秸稈飼料化率達到25.8%。高位組建肉牛產業化建設領導小組和服務專班,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親自督戰。組建科普隊伍,廣泛開展肉牛科普宣傳和技術培訓,建立縣鄉村三級“畜牧120”動物疫情防控體系,定期開展巡診、常態化跟蹤問診,為企業和養殖戶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技術服務。
主推“五種模式”,用好增量“辯證法”。深入挖掘養殖主體潛力,活化投入方式,讓各方面資源為“牛”而用。推行“公建私營”模式。通過“筑巢引鳳”“交鑰匙工程”,建設一批肉牛產業養殖基地,吸引有實力的龍頭企業低門檻進入,輕資產運營。推行“統養分管”模式。實施特色養殖扶貧基地三期項目,建設11個單元組合式養殖園區,依托和合牧業招引有投資意愿但是缺少經驗的社會資本進駐,提供統一飼養、管理、防疫的托養式服務。2022年投產當年即可養殖基礎母牛1萬頭,計劃用3年時間培育孵化牽頭牧場8至10個。推行“放母收犢”模式。依托和合牧業將配種懷胎3個月的懷孕母牛發放給養殖戶進行庭院養殖,由企業專業技術團隊負責養殖技術指導,與養殖戶簽訂保底訂單回收合同。預計到“十四五”期末,將帶動家庭養殖戶400戶,發放繁殖母牛2萬頭。推行“小規模大群體”模式。加強基層基礎服務,鼓勵村黨支部書記及班子成員、致富能人領辦創辦合作社,通過示范引領,逐步帶動整屯推進,達到戶戶養牛、自繁自育。計劃到“十四五”期末,全縣規模以下養殖戶達到3000戶,養殖規模達到8萬頭。推行“出村入園”模式。推廣“龍頭企業+村集體”“村集體+合作社+養殖戶”等集中飼養形式,支持肉牛養殖大村建設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園區,實現“人畜分離”,力爭到“十四五”期末實現“應出盡出”。
強化“三個帶動”,按下發展“加速鍵”。強化龍頭企業帶動。切實發揮和合牧業等龍頭企業在促進特色產業發展中的示范帶動作用,引導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加大投入力度,擴大生產規模,帶動基地建設和肉牛擴群增量。強化產業項目帶動。積極申報肉牛產業強鎮項目,成功獲批項目資金1000萬元。用好用活整合資金、社會資本和政府債券,集中謀劃實施了四大養殖扶貧基地、農牧業產業孵化園、新解放牧業園區等一批肉牛產業項目,累計投入資金5.53億元,強力保障肉牛產業做大做強。強化品牌效應帶動。加強品牌戰略思維,做好宣傳推介和市場開拓,做精做優11個“和合牛”系列品牌,穩步提升牛肉品質和品牌效益,以優質品質、知名品牌引領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山東38條財政政策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十年砥礪綻芳華 揚帆起航風正勁——寧遠縣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養肉牛要想省草料?快來學習這九個妙招!
讓高原畜牧業重煥生機——國家科技特派團助力四川色達縣農牧業發...
在落實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同時,再實施19項接續政策 形成組合效...
團澤鎮:“水生態”激活“綠經濟”
湖北利川:“清涼經濟”帶熱鄉村產業振興
水利部:秋季長江中下游旱情預計將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