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9 02:22
近日,在北京懷柔寶山鎮的天河兩岸,不少村民發現,一些平時罕見的鳥類開始頻繁出沒,攝影愛好者也紛紛前來“蹲點”拍攝它們的足跡。據當地村民介紹,近年來隨著鎮域河水生態明顯改善,河水清澈見底,兩岸水草鮮美,吸引了不少新的“客人”來此安家落戶。

寶山鎮位于懷柔西北部,面積250.4平方公里,為生態涵養五鄉鎮之一,寶山的森林覆蓋率達72.46%,林木覆蓋率達94.04%,依山傍水,自然環境優美,白河、天河、渣汰河穿境而過,白河作為密云水庫流域源頭,為密云水庫提供了水源保障,干旱時期確保供水安全。

江河湖泊是地球的血脈、生命的源泉、文明的搖籃,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保護江河湖泊,事關人民群眾福祉,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近年來,寶山鎮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域內所有河道均建立“市、區、鄉鎮、村”四級河長體系,共設有2名鎮級河長,50名村級河長,65名河段長。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層層推進河道管控,為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全面推行河長制河湖管理模式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戰略,也是加強河湖管理保護、保障國家水安全的重要舉措。通過實行河長制、林長制、田長制、路長制,全面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綜合治理,持續擦亮生態底色。2022年上半年來,寶山鎮河長制有效巡河里程2630.289公里,巡河人次1557人次,巡河率100%,發現問題數共129個,解決率100%。
在推進河長制的同時,寶山鎮還著力推進污水治理工程。截至6月底,全鎮25個行政村管水員共解決第三方通報的河道污染案件123件,清理各類生活垃圾880m3,建筑垃圾435m3、確保河道管護到位,責任落實到人。
近年來,寶山鎮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對白河、天河沿線轉年、寶山寺、西黃梁、菜樹甸、碾子等村進行小流域綜合治理,隨著“清四亂”、“清管行動”、“清河運動”等專項行動推進,封閉排污口17個,關停小餐館3家,鎮域范圍內水質逐步利好,吸引了大批國家級保護動物前來河邊駐足、嬉戲,其中包括蒼鷺、黑鸛、雕鸮、紅隼等,與此同時也引來了大批游客前來攝影、游玩,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成為寶山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寶山鎮部分經濟薄弱村結合自身鄉村優勢,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逐步發展起了民俗民宿,如超梁子村、下坊、道德坑、西帽山等村已經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宿旅游品牌,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寶山知名度。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弊端,隨著河道周邊游客驟增,煙頭、塑料包裝等生活垃圾隨處可見,給河道清理帶來了極大壓力。為此,寶山鎮全面部署,在鎮域范圍內游客聚集處及沿河重要節點懸掛禁煙標識300余張,設立垃圾分類驛站3個、垃圾桶站54個,垃圾桶600余個;安裝語音提示及監控設備20套,全面做好游客宣傳及指引工作。汛期來臨前,根據氣象部門預報預警,積極做好河道邊游客勸返工作,并備有救生衣22套、救生圈22個、皮筏艇5艘等,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及財產安全。多年來,未發生游客溺亡事故。


隨著近年來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寶山鎮擁有有1個全國文明村、1個首都文明鎮和6個首都文明村,這些村全部分布在河道沿線,也進一步推動居民形成保護環境、維護生態、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的良好社會氛圍。

來源:寶山鎮人民政府
編輯:孫朝陽
監審:卜慶鵬
聲明:該賬號所發布文章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原創文章相關權益歸作者及數字鄉村品牌運營中心聯合所有;轉載文章會標注來源,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數字鄉村頻道的立場及觀點。如有其他需求,也可與我們聯系,郵箱:ishuzixiangcu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