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農發布 2022-12-03 09:04

“大盒配小餅”“大盒套小盒”......隨著中秋佳節將至,月餅陸續上市,過度包裝再度成為公眾關注的話題。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明確提出要聚焦月餅、粽子、茶葉、保健食品等重點商品,依法嚴格查處生產、銷售過度包裝商品的違法行為。到2025年,我國基本形成商品過度包裝全鏈條治理體系。
實際上,過度包裝并不是一個新鮮話題。早在2010年4月,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就發布過《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又聯合發布了一份遏制“天價”月餅的公告,明確對單價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實行重點監管。
食品是為了吃的,商品是拿來用的。一個產品能不能被市場喜歡,不在于它有多豪華的包裝,而在于它有多實用。就拿月餅來說,質量、口味才是王道。過度包裝既不經濟,也不時尚,更不環保。華而不實的包裝就是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不僅平添消費者負擔、浪費資源,還會增加大量廢棄物。有數據顯示,我國包裝廢棄物約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在這些包裝廢棄物中,大部分是過度包裝產生的。可見,治理過度包裝絕非小題大做,而是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口碑靠包裝堆不出來,面子靠包裝撐不起來。遏制過度包裝,還需監管部門、商家、消費者攜手努力。商家主動作為,嚴格落實限制商品過度包裝強制性標準,不搞過度包裝;消費者則要堅持環保綠色的消費理念,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的產品;監管部門必須依法嚴查,推動新標準落地實施。同時,紀檢監察機關要緊盯“四風”老問題、新動向,扭住不放、久久為功,不給“四風”回潮反彈之機。只有這樣多管齊下,才能讓過度包裝在消費市場上成為“過街老鼠”,讓輕簡包裝成為新風尚。
作者、編輯丨中國三農發布評論員?崔競旖
習近平回信勉勵北京師范大學“優師計劃”師范生 到祖國和人民最...
國家發改委:200元以內的盒裝月餅成為消費絕對主流
河南通許縣 肉牛養殖成為農民致富強力引擎
市場監管總局:遏制過度包裝、“天價”月餅有這些實招
成為中國產量最高的主糧,玉米是怎么做到的?
重慶豐都:“新農人”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
中消協開展月餅過度包裝社會監督工作
鄉村振興|重慶豐都:“新農人”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