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2-09-14 06:40
夏末秋初正是榛子收獲的季節,在延慶區珍珠泉鄉的千畝榛子林里,累累碩果掛滿枝頭,果農們忙著采摘、運輸冷藏、脫皮……田地間一派豐收繁忙景象。
走進珍珠泉鄉八畝地村榛子林,茂密的樹林一眼望不到頭。深綠色的枝葉間,一簇簇榛果長勢喜人,外皮已經泛起黃色,仿佛在用這種方式宣告“我們已經成熟了”。果農們踩著松軟的泥土,穿行在榛林間,收獲著“致富果”。
剛剛摘下來的榛子,果肉緊實、口味清香、頗受歡迎。采摘下來后,要及時存入冷庫,進行保鮮處理,或脫皮晾干后,再行售賣。
珍珠泉鄉八畝地村黨支部書記劉滿民說:“榛子有‘堅果之王’的美譽,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人體所需的氨基酸與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有益。我們的榛子個兒大、皮薄、果實飽滿、品質上乘,歡迎廣大市民朋友前來試吃采購。”
早在2007年,珍珠泉鄉就在北京農林科學院林果研究所的幫助下,引進東北大榛子進行試種。試種成功后,2016年珍珠泉鄉依托低收入產業助力富民增收政策,在下花樓、稱溝灣、八畝地三個村發展榛子產業,初步建成百畝大榛子示范基地;通過經驗探索、種植實踐和政策扶持,如今,下花樓、稱溝灣、八畝地、水泉子和南天門村的榛子種植面積已達1300畝,今年預計榛子總產量8500斤,預計收入在16萬元左右。不僅如此,今年全鄉還在有條件的榛子林下發展林下經濟,套種黃豆、花生、土豆、蘿卜等農作物,并按每畝300元進行補貼,進一步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
近年來,隨著榛子種植面積的擴大,經濟效益的提高,這幾個村的村民不僅每年能拿到一筆土地流轉費用,還解決了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八畝地村的劉滿合今年64歲,因為年齡原因,在外面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但他干起農活來一點也不含糊,自從村里有了榛子林,他就在這兒做起了相應的管護工作。從開春干到入冬,一年收入能有兩萬多元。據統計,通過榛子產業,珍珠泉鄉共計帶動100余名村民實現就業,每人每年增收1.5萬元左右。
據了解,珍珠泉鄉的榛子林今年已進入有機認證轉換期第三年,在不久的將來獲得有機認證后,珍珠泉鄉大榛子將加入“媯水農耕”區域公共品牌,從而擴大榛子銷售渠道,提高產品附加值。
“我們將持續加強特色農產品管理,依托千畝榛子林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著力打造‘珍珠山水’特色農產品系列,實現農產品商品化、品牌化,并進一步推進一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農民經濟收入。 ”珍珠泉鄉經濟發展辦公室副主任閆婭男說。
色澤鮮亮、有嚼勁,金山這里的“國慶稻”開鐮啦~
扎實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
讓金銀花變成百姓致富花——記隆回華佳移民金銀花種植專業合作社...
個大、皮薄、肉厚!金山這里的冬棗進入最佳采摘期!
金山時令菜品“上新”!價格如何?記者直擊→
云南南華:荷蘭豆種植拓寬群眾致富路
云南昌寧灣甸鄉:冬早蔬菜種植熱火朝天
金山全面啟動農業外來入侵物種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