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 2022-09-15 09:54
在內蒙古科右中旗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點,農作物舒展著翠綠的枝葉,長勢正旺。玉米葉下,株株豆苗規整排列。農戶穿行于綠色的田壟中,察看著農作物的長勢。
佟瑞金是科右中旗巴仁哲里木鎮禾日木嘎查種糧大戶,他今年承包了1000畝地,一半自己種,另一半托管給當地企業?!按蠖褂衩讕顝秃戏N植模式今年是第一年,目前看長勢非常好,豐收不成問題。”佟瑞金告訴記者。
惠農補貼的不斷加大、農田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良種良技的高效應用、經營體制的不斷革新……各種利好因素綜合起來,使得許多像佟瑞金一樣的農戶靠種地富裕起來,也使得內蒙古的糧倉豐盈起來,內蒙古已成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和8個糧食規模調出省區之一。
十年來,內蒙古糧食產量相繼突破500億斤、600億斤、700億斤大關。2021年,糧食產量達768億斤,躍居全國第六,成為名副其實的“塞外糧倉”。
內蒙古糧食連年豐收歸功于有利的惠農政策、增加的糧食面積、持續提升的產能、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糧食安全戰略,認真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國家收儲制度改革、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并及時下達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全區各地重農抓糧和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
內蒙古是全國5個耕地保有量過億畝的省區之一,這是發展糧食生產的最大優勢。2021年全區糧播面積10327萬畝,較2012年增加1141萬畝,增加12%。增產糧食68億斤,占到增產總量的31%。全區千方百計穩定糧播面積,挖掘潛力擴大農作物種植面積,為糧食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內蒙古堅持藏糧于地,大力開展以高效節水為重點的高標準農田建設。2021年底,全區已建成高標準農田4589萬畝,較2012年增加4154萬畝,增加糧食產能約83億斤,增產貢獻率約38%。
穩產增產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良種加良技的組合使內蒙古糧食產量又向前邁了一大步。2021年較2012年通過種子更新換代糧食產量增加約35億斤,貢獻率達16%。十年來,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等增產技術和主要糧食作物上玉米淺埋滴灌密植、大豆大壟高臺等技術模式的大面積推廣應用,帶動全區糧食增產約34億斤,貢獻率達15%。
在內蒙古的巴彥淖爾河套平原,金燦燦的小麥已經收獲;2000公里外的呼倫貝爾市,千里平疇上玉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長勢喜人。一派豐收景象是對黨的二十大的最好獻禮!
圖片來源:新華社
當好金融先鋒 守護沃野糧倉 ——農發行黑龍江省分行以政策性金融...
內蒙古打造清潔能源大區 力爭“十四五”末新能源裝機超1.35億千
內蒙古:“四輪驅動”推進開發區閑置資源要素集中整治
吉林?。菏睾煤谕恋?,筑牢大糧倉
喜迎二十大 | 內蒙古:奮力建設北疆亮麗風景線
內蒙古:奮力建設北疆亮麗風景線
喜迎二十大丨內蒙古:奮力建設北疆亮麗風景線
護航綠色糧倉 夯實糧食安全基礎 浦東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