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 2022-11-28 03:35
虎林市以打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先行縣為導向,堅持落實落靠“4+2”重點工作,發動群眾力量,整合多方資源,強化各項舉措,以更高標準、更高水平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一、凝聚整治合力,因地制宜定模式。成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把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正確方向,定方案、定目標、定措施、定責任,統籌部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拉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責任鏈”,形成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齊抓共管的工作推進機制。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發揮典型引領和先行帶動作用,科學謀劃治理路徑,高標高質推進各類治理工程,確保環境整治有抓手、有支撐。為持續推進農村改廁工作,提出“尊重意愿、類型可選、質量保證、成本降低、加強管護”五項舉措;針對各鄉鎮垃圾日供應量不足問題,提出“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村收集鎮轉運鎮處理”兩種模式;為有效解決排污難題,提出“管網+污水處理廠站”“積污井+吸污罐+污水處理站或化糞池”以及接入城區管網3種處理模式。

二、健全保障機制,靶向施策保長效。集中推出門前三包、清掃保潔、日常監督、財政保障4項機制,確保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出實效、管長效。門前三包機制,結合鄉風文明建設,把人居環境整治寫入村規民約,以規章制度形式落實門前屋后“三包”責任制,常態化保持村容整潔;清掃保潔機制,設立村莊清潔日,定期組織開展村莊整潔行動,根據村屯及人口情況,在每村設置1-3個專職保潔員,由市財政在村轉移支付中專項列支保潔員工資,實現保潔員隊伍穩定穩固,工作開展常態、長效;日常監管機制,實施鄉鎮領導包片、普通干部包村、村級干部包街三級包保責任制及保潔員績效工資制,由三級包保干部定期、不定期就村屯街路情況進行抽查檢查,檢查結果與保潔員工資掛鉤,確保各保潔員始終做到認真仔細、兢兢業業;財政保障機制,市財政列支專項資金,保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行動開展,同時拿出部分資金采用以獎代補方式,對工作推進有力、成效明顯的村屯進行獎勵,鼓勵先進、激勵后進,確保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從上到下力度不減、效果明顯。

三、強化宣傳引導,自發自覺搞整治。發揮農民群眾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的主體作用,改變“干部干、群眾看”的局面,讓群眾成為人居環境整治的參與者、設計者、建設者和監督者。制作“除陋習?樹新風虎林市開展提升村莊清潔行動倡議書”宣傳視頻,印發村莊清潔傳單4萬份,宣傳圖板100份貼至各鄉鎮、村宣傳欄,動員更多力量共同參與村莊清潔行動。已累計發動農民群眾投工投勞2494人次,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658.9噸,清理村內黑臭水體5處,清理村內溝渠113.7公里,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161噸,清理柴草垛62堆,清理私搭亂建、拆除殘垣斷壁5處,修整杖墻柵欄21.8公里,出動車輛816臺次,完成村屯綠化106個,面積2060.1畝,打造“楓葉之村”36個,栽植喬灌苗木37.8萬株,投入苗木資金495.2萬元,全市平均綠化覆蓋率達到25.5%,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各地要全力搶收快收確保顆粒歸倉
[鐵嶺]鐵嶺市農業農村局全力抗災奪豐收
市農村中心服務推動下郭莊村完成鄉風文明建設提升改造
應急管理部:全力開展抗震救災各項工作
提升農村養老院管護水平(建議)
重拳出擊、持續發力,全力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山東省沂水縣...
提升文明坐標 引領美好風尚
開展新“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培優鄉村特色產業 “莒縣優品”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