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4 21:18
李錦源,1989年出生于新安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家里一直都是以種植水果營生。2011年大學畢業后,他到廣州工作。
在日常和家人聯絡中,李錦源得知家里種植的水果已經不像以往那么好賣,市場不好就被收購商壓價收購,還不能定時收購。李錦源大學學的是互聯網專業,他萌發了回家鄉做農村電商的想法。家人對他返鄉務農極為不解,家里辛辛苦苦供他上大學,就是想讓他走出大山,但他卻放著外面好好的工作生活不要,非要回來走他們的老路。李錦源嘗試說服家里人,但一切的言語是那么蒼白無力。他唯有暗下決心,把家里的水果以不錯的價格通過互聯網賣出去,讓家里人明白他的選擇并沒有錯。

涉足電商 砥礪前行
2013年,當電商在外地已經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新安的電商發展依然是一片空白。當時別說寄快遞了,就連收快遞很多時候還要去到化州城區拿。家鄉的水果是以熱帶水果為主,普遍是以楊桃、蓮霧、番石榴等這些嬌嫩類的居多,對包裝的要求極為嚴苛。
李錦源意識到,家鄉的電商產業能不能發展起來,包裝和運輸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只要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新安水果就能依托互聯網,打通銷往全國各地的銷售渠道。
他針對家鄉水果的特點,嘗試自己設計包裝,但一切并非他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起初設計出的包裝并不耐用。一次不行,就繼續更換新材質再試,兩次、三次……不斷優化,單單是楊桃的電商包裝,至今已經是第七套了。

不斷優化包裝
“那時候快遞行業還很落后,我要開著摩托車拉水果到離家十幾公里的鎮上去寄,有時即使是一件兩件也風雨無阻。”回憶起當初的艱辛,李錦源依然記憶猶新。他表示,當時快遞的運費很高,寄一件5斤的水果到北京需要30多元的運費,這幾乎沒什么利潤可言了,但為了能把水果銷售出去,他也在所不惜了。“好長一段時間都是在給快遞公司打工,我幾乎沒賺到錢。”李錦源苦笑著說。
就是這樣,在沒有經驗可參考,還承受著不被理解的重重壓力下,李錦源摸著石頭過河,堅持不斷嘗試,咬緊牙關一步一步地把家鄉的電商基礎做起來。到了2017年,他家70%以上的水果都是通過了電商售賣出去。
主動作為 甘愿奉獻
近年來,在新安鎮黨委政府不遺余力的推動下,全鎮水果產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電商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但老一輩的果農由于缺乏相關的知識,依然還固守著傳統的銷售模式。李錦源又做了一個別人難以理解的決定:帶鄉親們一起做電商。他將水果的電商包裝以成本價提供給當地有需求的農戶,教他們如何打包,幫他們發貨,聯系農戶在外工作的子女讓他們利用朋友圈、開網店等方式推廣自家的水果并接訂單。通過提供電商基礎服務,農戶可以搭上“電商快車”售賣自家水果了。

現在,當地有一半以上的農戶會通過電商銷售自家產品,電商渠道的銷售份額更是達到了30%以上,而且在持續性的增長。原本只能幾毛錢一斤被別人收購的水果,現在能通過電商賣到翻好幾倍的價錢,不單如此,快遞的運費也降下來了,這大大的提升了當地農戶種果的積極性。
在新冠肺炎肆虐武漢期間,李錦源迅速行動,主動作為,聯合新安返鄉創業“新農人”積極參與到新安特色水果千里馳援湖北活動上來,用切實的行動彰顯了新安“新農人”的責任與擔當。他還參與發起成立化州市農村青年創業協會,為當地產業興旺、鄉村振興奉獻青春力量。
返鄉創業至今已然8個多年頭了,李錦源將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在家鄉。而他的努力,并沒有白費。2017年,他獲得“化州市2017年度十大電商達人”稱號;2018年,獲得“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資格認定;2019年,獲得“廣東省農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認定,獲得廣東省“領頭雁”精準扶貧重點項目三等立項資格,并與華南農業大學共建鄉村振興服務站(牛哥驛站);2020年擔任化州市農村青年創業協會常務副會長;2021年獲得“鄉村工匠”數字農業經營管理專業工程師職稱。

“夢想不止在遠方,也可以在故鄉。”他還是曾經那個少年,繼續努力奔跑著,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他說要將這輩子都放在這片鄉土上,揮灑青春熱血,追逐人生夢想!
“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第二十二個“全民國防教育日”主題活動在...
農村電商“頭雁”熊剛:讓家鄉土貨走向全國餐桌
返鄉創業,帶領群眾致富!孟津這個種植大戶……
中國一拖加強國四培訓 230余家服務站通過資格認證
建設經濟強國,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評論員觀察)
國常會部署穩外貿外資,將新設一批跨境電商綜試區
河南西峽縣搭上電商“快車”讓農產品不愁銷
廣西環江縣 電商助農拓寬農產品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