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 2022-11-24 19:42
記者 朱海洋
合同到期要續費,廠房保險需繳費,村民停車收年費……一年當中,就屬夏天最忙活。擱往常,鄭佳靜下班前得留足時間,街道、銀行兩頭跑,沒少曬日頭。現在,一掃二維碼,老百姓手機就能直接付。鄭佳靜也省心,只需輸入付款方信息和款項內容,就能收款和開發票。
鄭佳靜是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甬江街道外漕村的出納員,“90后”的她身兼多職,平日里,還要幫忙做會議記錄、管理檔案。別看小小村莊,財務往來事務可不少,光村里280個車位出租,還有3萬多平方米的物業管理,就夠忙活好一陣。畢竟事關集體經濟,絲毫馬虎不得。
自從去年,江北區依托黨建統籌各方資源、整合各線制度,推出農村集體經濟“智管家”系統,鄭佳靜對這位幫手可是贊不絕口,不僅收款方便,賬目支出也是“數字跑腿”。通過“銀村直付”,她只需把審批后的原始憑證掃描好,連帶附件一并上傳,會計線上審核完便可支付。
“智管家”管到心里去
“看,村里的收據使用、報銷、結存情況,條條框框一目了然。”自從27年前上任之初,外漕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根華就立下規矩,倡導公開村里的財務狀況,“禿頭不怕剃頭的,越是遮遮掩掩,越是不得民心。要發展,必須打開天窗說亮話。”
外漕村地處城郊,原本是個貧困村,固定資產不到20萬元,窮歸窮,卻是寧波最早一批嘗試村務公開和村民代表議事的村。后來,隨著城市開發,這里的區位優勢得以凸顯,外漕村開始承接外遷的小微企業,村固定資產一躍增至2780多萬元,年可用資金超過500多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北郊片還成立組團化的黨建聯盟,改變以往集體資源“零星”“分散”等問題,通過強村帶動、產業集聚、項目牽引等舉措,增加組團收入,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智管家”算是管到了老支書的心里去,村里資產有哪些,具體位置在哪里,經營狀況怎么樣,“一張圖”上見分曉,這是“家底清”。集體資產,老百姓是主人,村務欄里有個“公開碼”,從村里資產到分紅明細,掃碼都能看得到,那叫“心里明”。
據了解,現在“智管家”覆蓋全區所有村。近兩萬條資產上圖入庫,涉及51億元資金、132平方千米土地、470萬平方米廠房,所有資產形成“一物一碼”。此外,還有“一單一碼”,實時顯示資金進賬情況,掌管著約40億元的年資金流水。
管好變量挖掘增量
“根據超期合同、低價合同、閑置資產等10大類事項,我們設立了紅、黃、橙三色預警機制,實現資產管理動態化和分析預警即時化。”在江北區農業農村局農經服務站負責人錢力看來,這不僅是管好“變量”、控制風險之舉,更有利于挖掘增量,“我們最終目的,還是村更強、民更富。”
對此,江北推出了“黨建聯盟”共贏、“強村公司”運營等黨建賦能強村富民“十法”,帶動村級集體經濟迭代提升。截至去年底,該區65個行政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突破百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4.55萬元,城鄉居民收入倍差1.69∶1。
該區洪塘街道鞍山村,以北倚馬鞍山而得名。誰能想到,這里竟有個人文聚落社區,所吸引的全是設計、研學、文創、旅游等經營主體。與落地玻璃一窗之隔,便是綠水青山,而往返城市與鄉村,通勤時間僅有20分鐘,卻能有如此別樣享受,村里將其喚作“鄉野辦公”。
鞍山村的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鄔明忠,同樣頗有經營頭腦。在他看來,黨建引領發展,產業興旺是基礎,老百姓有獲得感,黨組織才有號召力。過去,黨員帶頭開辦農家樂,確實富了民,解決了不少勞動力。現在,“分”的文章做透后,得要下功夫做“統”的文章,即發展統一規劃、資源統一收儲、項目統一推進、產業統一招引、場景統一營造。
于是,“鞍山發展公司”應運而生,專門負責村內民房收儲、招商和出租等工作,并且把分散經營的農田化零為整,變身農業小微產業主題園。接下來,村里還計劃打造電商直播基地,實現從“房東經濟”向“直播經濟”轉型,推動數字經濟產業鏈落地。
“過去,我們騰籠換鳥,騰出五金廠、鎖具廠,把村莊環境變漂亮,筑巢引鳳,換來了人文聚落。今后,這里將成為一個‘鄉野辦公’新樂園,產業形態發生改變,價值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鄔明忠告訴記者,眼下,已收來1862平方米低效民房,并啟用5000多方閑置村級物業作為試驗田。
片區統籌走好“共富路”
記者了解到,在各地黨組織的引領下,如果說集體資產由臺賬管理向圖碼管理的轉變,以及集體經濟公開模式的轉變,尚屬“智管家”的1.0任務,那么如今,如何讓集體經濟實現增值則為新課題。像鞍山村這樣盤活閑置資產,片區統籌發展就是其中一法。
在洪塘街道趙家村和洪塘村兩個村,如今越靠越近、越走越親,通過“村級整治+鎮級規劃+主體招商”新模式,淘汰了200余家落后產能,“騰籠換鳥”搶出14萬平方米的嶄新空間,形成了集數字經濟、科技創新、休閑體驗于一體的“洪塘灣”。
現在,趙家村清騰的村級物業整租給滕頭集團,打造現代生態酒店,開業后村年租金達70萬元,增長近85%。洪塘村清騰的村級物業則由田園東方集團統一運營,打造了月亮郡商業街。同時,洪塘灣的直播經濟拔地而起,短短時間,交易總額超百億元,帶動了2000余名青年人在此就業創業。
同樣在莊橋街道洪家村,以村級小微產業園建設為突破口,村級產業發展能級大幅提升,原先7家散亂污企業退出后,取而代之的是投資300萬元的規模企業。洪塘街道的下沈村波達倉儲區塊,通過購入波達倉儲廠房后進行重新改造,搖身一變成為物流小微產業園,年租金從101萬元一下提高到500萬元。
據介紹,接下來,江北區還要互聯互通拓展交易平臺,尤其針對以往集體資產招租受眾群體少、經營價值低等情況,把“智管家”與“公共資源交易系統”“中拍平臺”等對接,促進資源要素城鄉雙向流動,同時推動集體資源由單一分散向組團發展轉變,形成集群式的產業發展效應,帶動片區整體提升發展,打好共同富裕組合拳。
浙江文化觀察:國寶泰順廊橋如何“延年益壽”?
浙江農民種網紅水果全網賣瘋 快遞公司新購貨車專車配
浙江省首張電氣電纜行業產品碳足跡證書發放
為村級組織和村干部減負 不斷提高農村基層治理水平
浙江衢州加快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
浙江長興一旅游分公司高管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獲刑
浙江“智慧醫保”系統移動支付功能上線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部署推進臺風“梅花”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