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7 20:53
臺江“村BA”火爆出圈,這看似偶然的背后,有很多必然性。臺江位于雷公山南麓、清水江北岸,正是史稱“苗疆腹地”所在,長期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們一直保存著融入血脈中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流淌在骨子里的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一、“村BA”火爆出圈的路徑演進
“村BA”已經成為一個現象級傳播,有幸見證參與了這個激動人心的進程:第一輪是7月12日到20日“六月六”吃新節的爛漫發端。臺江縣臺盤鄉臺盤村舉行一年一度的“六月六”吃新節,鄉村籃球賽是其中最具人氣的賽事項目,今年吸引多達176支籃球隊參加,十里八鄉的人們蜂擁而至,造就了基本的人氣基礎。7月24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上發文點贊:“the rural basketball match in guizhou is on ! what a great atmosphere ! ”引爆了這一鄉村籃球賽事,根據監測至7月26日全網傳播超過1億。
第二輪是7月30日至8月2日貴州省“美麗鄉村”籃球聯賽黔東南州半決賽的推波助瀾。經過臺江積極協調爭取,貴州省“美麗鄉村”籃球聯賽黔東南州半決賽由凱里市三棵樹鎮全部轉移到臺盤村“網紅”籃球場舉行。順應各方熱切期待,當地宣傳部門加強媒體引導,開啟全網直播模式充分加密熱度傳播流量,國家、省、州、縣四級主流媒體和各級新媒體、自媒體視頻號紛紛轉載直播,形成空間媒體矩陣。加上民族文化暖場展演、接地氣獎品發放、觀眾互動參與等更多鄉土元素,更大程度引發全網共鳴、點燃全民熱情,大概到8月6日前后全網傳播累計達到8億左右,達到炙手可熱的現象級傳播。
第三輪是8月9日佛黔協作美麗鄉村籃球交流賽的提升延展。8月8日,駐美大使秦剛在推特發文點贊“村BA”,向世界傳遞新時代中國體育的新氣象,彰顯全民運動的無限活力。臺江方面很早就意識到“村BA”已經形成品牌效應,且已遠遠溢出臺江范圍,成為全州全省乃至全國的共有文化現象和共同運動品牌。這個重要階段,還需再加一輪賽事才算完美收官,全民健身日無疑是重要契機,加入順德與臺江男女籃的跨省域交流,這是不一樣的賽事呈現。至此,全網超10億流量傳播已然形成,從而進入到系統思考“村BA”品牌傳播、探尋“村BA”流量密碼的階段。
二、“村BA”火爆出圈的成因分析
這次夏季鄉村籃球運動,當地宣傳部門敏銳把握機遇、積極牽頭跟進、持續宣傳加熱,全員出動做好媒體對接、現場直播、傳播運作、宣傳報道、素材提供、角度引導等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刷新了外宣歷史。
第一,悠久的舉辦歷史。翻閱臺江縣志,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在鎮遠、貴陽等地讀書的臺拱縣學生利用假期之余在城關街門修筑了一塊不規范的籃球場,隨后政府擴建為體育場地,這是臺江第一塊籃球場,同年10月10日,臺拱縣舉辦第一次體育運動會。1940年臺拱縣改為臺江縣,臺盤地區就開始有了籃球運動,1957年臺江舉辦首屆農民運動會,1965年臺江召開第二屆農民體育運動會,其中參賽籃球隊達21個,籃球運動員達384名,全省農村體育現場會即在當時臺江革東舉行。
第二,深厚的民意基礎。籃球運動在臺江民間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形成了從天亮打到天黑,又從天黑打到天亮的“天亮文化”。籃球屬于大眾體育,不需要華麗的包裝,追求的不是專業性,而是純粹的熱愛,更能引起人們對體育運動的共鳴,這就賦予“村BA”本身的純粹性和參與的廣泛性。臺盤村的籃球,可謂是超過80年、跨越三代人的熱愛,成為聚集周邊人氣的強大磁場。臺江大力實施全民健身工程并實現全覆蓋,縣內籃球場達202個,156個村寨均有業余籃球隊,群眾的熱情參與和硬件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提升,為“村BA”爆火提供了深厚的民意基礎。
第三,濃郁的民族風情。臺江縣因苗族人口占比高達98%而被譽為“天下苗族第一縣”,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民族節日紛繁眾多,民俗活動豐富多元,境內9個苗族支系各具鮮明特色。臺江民俗節日甚多,元宵舞龍噓花節、二月祭橋節、苗族姊妹節、獨木龍舟節、爬坡節、祭秧節、吃新節等眾多節日貫穿全年,展現了苗族節日風俗和文化傳承的力量,為“村BA”的精彩綻放提供了天然的人文環境和豐厚土壤。
第四,優越的區位條件。臺盤村地理位置好、人口密度較高,既是臺盤鄉政府集鎮所在地,又毗鄰州府凱里,僅以臺盤村為中心的二十里范圍內,輻射人口就超過10萬人,形成環狀輻射的地理區位條件。臺盤村交通可達性強、停車條件好,凱臺32米城市主干道拉近了臺盤至凱里的距離,320國道和S311省道等在臺盤貫通交匯,從凱里市區、臺江縣城到達臺盤均在半小時以內,且臺盤輕工業園區、臺盤集鎮、主干道沿線臨時停車容量近萬輛,為省內外籃球愛好者和當地十里八鄉的籃球愛好者齊聚一堂、以球會友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據監測,僅7月30日-8月2日的4天時間,駕車前來臺盤村觀看籃球賽事的車流量高達3萬余輛。
第五,“野球”的鄉土呈現。臺盤除了中國“村BA”圣地這個稱號,還具有貴州“野球”中心的地位。“野球”集比賽競技、對抗碰撞、自娛自樂為一體,又不失靈活多變,因而深受球員青睞和觀眾喜愛。每年“六月六”吃新節的籃球賽,助推了鄉村“野球”賽事的蓬勃發展,有的球員因精彩表現而一戰成名。在正式比賽中,賽場經常會有唔聲、噓音、打口哨,觀眾的熱情和球員的激情相互交融滲透,沒有身體接觸對抗就算不上激烈精彩,沒有你追我趕頑強拼搶就不足以歡呼雀躍,沒有永不輕言放棄就不算真正體育精神。
第六,神助的球場特點。其實“十三五”以前,臺盤村的籃球場很簡陋,全是水泥地,只能容納上千觀眾。近年來,臺江縣大力實施以農村籃球場為主體的全民健身工程,臺盤是這一基礎設施建設的受益者。臺盤籃球場與其他村寨不同的是,根據看球需要幾次增修,形成了視覺類似于NBA球場的臺階式看臺,能容納一萬余名觀眾,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臺盤籃球場具備NBA、CBA的神似,又不拘泥NBA、CBA的形式,通過主流媒體報道和短視頻廣泛傳播后,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村BA”,成為公眾認可名副其實的中國“村BA”圣地。
第七,壓抑的體育熱情。疫情影響下,大部分體育賽事被迫暫停、推遲或取消,人民群眾文化體育娛樂需求得不到正常滿足,也對民間體育文化活動的渴望越發強烈。這次“村BA”火爆全網,沉浸式體育盛宴帶來的快樂能量感染著每一個人,體現了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人民群眾對體育文化需求的強烈愿望和美好向往,反映出在世紀疫情大背景下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和體育娛樂的需求。
第八,敏銳的跟進造勢。在當地宣傳部門牽頭推動下,賽事組成了強大媒體報道矩陣力量,省州縣三級融媒體中心分別派出解說員、記者、新媒體編輯、技術人員,組成超過40人的報道小組,以網絡+電視互動直播為主,短視頻、網絡話題、圖文報道等新媒體產品并進的方式,對賽場內外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融媒體直播報道。這場鄉村籃球賽還吸引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貴州省電視臺、澎湃新聞等重量級媒體到現場采訪報道,包括當地媒體人、網紅、觀眾等,成為加熱“村BA”的重要力量。
第九,優秀的賽事組織。籃球運動群眾基礎好,“野球”組織能力強,是“村BA”形成的重要基礎。臺盤村年年舉辦籃球賽事,豐富的賽事組織實踐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本土賽事組織者,獲得專業裁判資格人員大有人在。政府適時介入指導支持保障,有利于充分發揮籃球運動團結民心、凝聚力量、激勵精神的作用,形成政府重視、群眾參與、社會承辦的模式,不斷激發文化體育消費活力。特別是“村BA”后兩輪賽事,疫情防控、交通安保、宣傳引導、應急醫療、電力通信、消防安全、后勤服務等各個環節有力有序,切實為盛大的鄉村群眾體育賽事保駕護航。
第十,良好的文明鄉風。臺江縣堅持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足同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農家書屋、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設施遍布鄉村,成為村民協商議事、娛樂休閑以及移風易俗的重要公共文化空間。全縣156個小村均建立村規民約,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基層自治組織逐步建立,激發了鄉村互助傳統和村民志愿服務精神,鄉風文明建設的實效性和感染力得以增強。倉廩實而知禮節,這次賽事的文明觀球、有序離場等都令人印象深刻,贏得各方面贊譽。
第十一,先進的傳播手段。任何一場大型報道,都離不開有力的技術支撐和先進的傳播手段,此次“村BA”也不例外。官媒、新媒體線上線下共同發力,省、州、縣三級融媒體報道團隊攜帶當下最先進的直播設備趕赴現場輪番直播,架設了3臺固定機位、2臺游機和1臺航拍機位,形成6路直播信號進入導播臺切換。加上人人都是自媒體和傳播者,拿起手機能拍、能發,頻頻登上熱搜,傳播速度之快、影響范圍之廣、關注效應之高遠超預期,鄉村籃球作為鄉土體育文化代表傳播全國各地,點燃了全民的籃球激情。
第十二,現代的基層治理。臺江縣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舉辦“村BA”這樣盛大的賽事活動,需要統籌好平常管理積累和重要節點保障,才能確保各類賽事活動舉辦期間的良好秩序,保障人員安全有序流動,為廣大參與者和觀眾營造安全、和諧的體驗環境,全力確保賽事安全、有序、圓滿舉辦。
三、“村BA”火爆出圈的策略推動
正確的戰略需要正確的策略來落實,“村BA”的迅速火爆并得到各方面廣泛認可,已然實證其方向之正確,推進過程和謀劃發展都需要加強對策略的研究把握。其實,找到唯一性或獨特性的地域IP,是很多地方的客觀現實需要。我們需要增強戰略思維、系統觀念,加強全過程謀劃,做好“村BA”以賽助旅、以賽扶產,助力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第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人民群眾主體地位,達到以賽促健。保持大熱之下的理性清醒,清楚“村BA”贏在貼近大地、貼近受眾,明白鄉村體育貴在貼近鄉村、貼近農民。一方面,堅持公益性公眾性公開性的對外形象,堅持中國“村BA”圣地和貴州野球中心的基本定位,不能建封閉式籃球場,不能關門收取門票,守住“村BA”的“鄉土氣”。“村BA”姓村,必須堅持村民主體地位,“村BA”球場修繕,由村民說了算,只在安全性、舒適性上適當做加法,增加球員休息間、媒體接待間等功能,改善提升周邊環境。一方面,做好“村BA”品牌傳播運營,讓“村BA”成為推動全民健身的強大引擎。著眼長遠加強統籌謀劃,縣級層面成立協調領導小組,研究設立傳播運營中心,具備賽事咨詢發布、現象研究分析、商務合作發展、媒體宣傳推廣、綜合協調保障等功能架構,建立專業化的運營管理團隊,切實做好大軟件塑造、大硬件建設、大運營管理、大宣傳報道等工作。
第二,加強改革創新,堅持經濟思維舉辦活動,達到以賽促文。傳統民俗節慶在農村地區有著歷史的根基和持久的生命力,要堅持發展區域特色、發掘民族文化資源,通過“村BA”效應進一步打響臺江民族節日品牌。比如,以民族節慶為例,從年初的舞龍噓花節,到三月的苗族姊妹節,到五月的獨木龍舟節,到六月的吃新節,加上穿插五一、國慶、豐收節、苗年等節慶,就會形成貫穿全年的節日文化。堅持以經濟思維策劃舉辦好各類民族民俗節慶文化活動,每一次活動都是文化盛宴,每一場賽事都有精彩呈現,都會帶來旅游人次,產生消費收入,讓節慶經濟興旺起來。
第三,加強交往交流,堅持助推文體旅提質升級,達到以賽促旅。一方面,在“村BA”流量和熱度下鏈接文旅產業,不斷豐富文旅業態,提升文旅產品、產業競爭力,在特色化方面下功夫,讓臺江“村BA”成為推動體育事業的強大引擎。一方面,以“村BA”為平臺和支點,鼓勵東西部交流、多部門合作、多主體參與,舉辦高水平的群眾賽事,暢通群眾參與的分級分類參賽通道,以賽事活動舉辦作為引流鎖客、升級消費的重要抓手,通過打造有巨大影響力和感召力的賽事,使臺江成為世界觀察鄉土中國的重要窗口。
第四,加強宣傳造勢,堅持發出臺江發展聲音,達到以賽促宣。開辟“村BA”專題專欄,配合州級層面辦好“帶你走進‘村BA’的故鄉”,同步辦好“探究‘村BA’火爆背后的故事”。深化主題采訪報道,組織骨干寫手主動采寫持續推送,邀請國內主流媒體對全縣產業、產品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多維度的實地集中采訪,以制作小視頻、介入慢直播、邀請開展評論等方式,將臺江產業發展氣象展現出來。做好“村BA”品牌傳播鏈接發展文章,選樹一批帶頭發展的優秀典型事跡和人物,把全縣各族干部群眾的精氣神進一步振奮起來,持續在線上擴大鏈接臺江產業、臺江發展、臺江經驗。
第五,加強民族團結,堅持助力鄉風文明建設,達到以賽促興。發展農民體育,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的重要任務。“村BA”賽事把臺江苗族飛歌、多聲部情歌、反排木鼓舞等藝術作品搬到籃球場上,民族歌舞表演者成為“籃球寶貝”,映射出的是眾多體育運動項目正在鄉村扎根并蓬勃發展。“村BA”已然促進鄉村文明之風吹滿大地,民族團結繁榮之歌響徹臺江,而極具生命力的、快速發展的鄉村體育,則又反映出當前鄉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升,背后是村民對生活一如既往的熱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臺盤村外,美麗的巴拉河依然在靜靜流淌,萬物生發,土地豐盈,不同的是,臺江已經在開啟鄉村振興發展新篇章中揚帆起航。
(作者潘年景,系中共臺江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縣委宣傳部部長、縣委統戰部部長)
文明村鎮|范縣濮城鎮:文明新風徐徐來 鄉村舊貌換新顏
黃強在涼山州調研并主持召開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強調 ...
鄉村人才振興—新時代新機遇 呼喚更多“新農人”
五指山毛納村擦亮生態名片 發展茶旅融合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日照參展成果斐然
《無錫市鄉村建設美學導則》正式發布
全國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經驗交流暨 “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規...
“口書”作品驚艷全網 無臂小伙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