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 2022-11-26 18:42
在地處甘肅定西市通渭縣的榜羅鎮,縣鎮兩級人大代表將自家堂屋當成選民“會客廳”,民眾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此聊聊。不僅如此,在該鎮人大主席團會議室,每月都會舉行一次例會,重點接待產業鏈代表,談發展。
“在人大閉會期間,我們更要履行好代表職責,讓民眾有需要時最先想到找代表。”榜羅鎮人大副主席閆小剛在由甘肅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組織開展的“地方人大工作創新與實踐”活動采訪團到訪時,如是說。
據榜羅鎮人大主席劉書盛介紹,依托該鎮產業,他們將人大代表分為草畜、金銀花、蘋果、中藥材、馬鈴薯5個小組,每個組都有人大代表任組長,還有若干組員。昔日,在隴中農村,堂屋是主人招待客人的最好地方,如今這里“變身”為人大代表談產業發展的“地盤”,這樣不僅解決了問題,更拉近了人大代表和民眾的距離。
通渭縣人大代表、金銀花產業鏈組長盧彥龍在9月人大主席團例會上表示,今年金銀花已經收獲,他通過和村民聊天,得知大伙都希望親身參與金銀花修剪培訓,聆聽專家指導;通渭縣人大代表崔巍則提出,今年馬鈴薯豐收了,明年要倒茬,村民建議種玉米,希望政府幫扶政策能及時到位。
“代表們說的都是民眾關心的事情,人大主席團會向黨委、政府反映,爭取把群眾的訴求落到實處。”閆小剛表示。
談及人大代表在產業鏈上發揮的作用,榜羅鎮黨委書記王明坦言,這些監督和建議,令他們的決策沒走“彎路”。他舉例說,該鎮打造高標準農田時,以雙峰村為中心帶動周邊村莊建設了1.5萬畝高標準農田,鑒于當地中藥材產業蓬勃發展,加之有種植黃芪、黃芩的經驗,如果再建成萬畝基地將對產業發展有促進作用。
然而,當地村民聽說這萬畝高標準農田要用于發展中藥材產業,很多人明確表示不同意。作為雙峰人,崔巍深入田間地頭和村民聊家常,了解村民反對的原因。原來村民們認為,高標準農田通過推土機改造,剛改造好土地肥力有限,種藥材長不好。
“村民一輩子種地,更懂土地。”崔巍聽取村民意見咨詢專家后,通過鎮人大主席團將這個問題反映上去。隨后,榜羅鎮黨委、政府又征詢人大代表和村民意見后決定改種馬鈴薯,并為村民提供種子和農資,全程邀請人大代表監督發放。今年,這1.5萬畝馬鈴薯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崔巍說,作為一名來自農村基層的人大代表,自己的履職就應該在田間地頭,以便更好地搜集民意。
定西市人大常委會代工委主任王凱昌介紹說,在推動鄉村振興進程中,定西市依托當地特色產業,探索采取單獨組建、行業聯建、跨行創建等組建模式,注重代表的新老結合、工農搭配,使代表的作用能夠在產業鏈上發揮,創新了閉會期間代表履職方式。
特別是,當地根據發展特色、規模體量、關聯程度、依存關系等不同特點,重點在有一定專業特長的基層一線代表中組建產業鏈代表小組,最大限度把代表聚集到產業鏈、作用體現在產業鏈、職責履行在產業鏈,實現發展產業和履職效力的互促共進。
目前,定西市還在不斷探索建立健全產業鏈代表小組學習、培訓、考勤、評比等各項制度,配套完善產業鏈代表小組活動平臺,產業鏈代表小組正在成長為助力發展、共同富裕的“車頭”,學習交流、研討工作的“陣地”,代表聯系民眾、接待選民的“窗口”。
【大河奔騰看甘肅】生態洮河幸福長
8億元!為融安金桔產業發展添加新動能
喜迎二十大 代表展風采 | 縣人大代表譚周東: 蜜柚產業守望者 群...
大學辦在鄉村 人才扎根基層 產業共富鄉親
甘肅環縣 安掌村有了數字鄉村云平臺
甘肅:呵護綠水青山 壯大生態產業
蘭駝公司首臺青貯飼料收割機田間試驗成功
【微視頻】甘肅:守住文化根脈 賦能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