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2 21:00
9月22日上午,太和鎮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該鎮夏糧種植及撂荒耕地整治情況,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據了解,太和鎮在市、區農業部門的指導下,提前謀劃,積極落實“以晚補早”措施,取得工作主動權,于今年8月10日全部完成今年夏糧種植任務,為奪取全年糧食生產豐產豐收奠定基礎。
在確保完成夏種糧食生產任務的情況下,太和鎮始終堅持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促進糧食“擴面增產”,截至9月初,全鎮已落實夏種糧食生產播種面積8267畝,其中水稻插播面積7750畝,其他糧食作物種植面積517畝,超額完成全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

加強組織領導 壓實工作責任
一是建立制度,完善體系。鎮委書記、鎮長每周召開推進會和現場分析會,及時通報各村進度、及時調整策略;建立了糧食生產保障聯席會議制度和成立了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鎮委書記、鎮長對全鎮糧食生產負總責,村書記(主任)對本行政村糧食生產安全負責并簽訂責任狀,駐村工作組落實掛點行政村糧食生產安全監督責任,將糧食生產安全責任層層壓實。
二是網格包片,摸清底數。實行鎮、村干部網格化包片制度,細化復耕復種工作任務,鎮村干部、村民小組長對本行政村轄區范圍內的撂荒地開展地毯式的摸排,逐村逐戶逐個地塊摸清存量底數,明確地理位置、實有面積,并建立資料臺賬。

三是強化督促,確保進度。制定“清新區太和鎮夏種糧食生產作戰表”,掛圖作戰,每日更新實時數據,確保按時按質完成任務。
四是干部下沉,真抓實干。從6月28日起派駐工作組下沉到村組、田間地頭,開展撂荒耕地專項整治行動與夏種糧食生產行動,農業農村辦、黨政辦、財政所、自然資源所、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等部門相互配合,形成齊抓共管、層層落實的工作局面,協力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
廣泛宣傳發動 形成良好氛圍
鎮、村干部充分運用各種媒體平臺,通過入戶派發宣傳資料、懸掛橫幅標語、鄉村大喇叭、短信、微信、流動宣傳車循環播放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糧食安全、撂荒耕地復耕復種、惠農扶持政策精神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農民對政策的知曉度,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營造全社會遏制耕地撂荒的濃厚氛圍。

加大資金投入 強化政策支持
鎮政府優先保障撂荒地整治和糧食生產工作經費,安排約150萬元用于推進夏種糧食及撂荒耕地等各項工作,對全鎮老舊淤塞的水利設施進行修繕、升級、疏浚,保障農田能及時排灌,不影響耕作;對部分農戶因臺風雨天氣造成秧苗損失的,及時協調解決谷種問題、秧苗問題。

充分挖掘經營主體,做好育秧工作和經濟作物退出工作
該鎮充分發揮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農業專業服務機構等農業經營主體作用,大力發展糧食作物生產托管、代耕代種,積極推廣農業社會化服務,有效整合土地資源,統籌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做到應耕盡耕、應種盡種。
推動香蕉地有序退出機制,落實蕉園地改種糧食作物。今年,白蓮村委會東方、新興、新樓3個村小組約700畝合同期已到的蕉園地通過流轉引進農業生產公司的方式開始復種糧食作物,已全部種植玉米,目前長勢良好,各村剩余未到期的1366畝蕉園地的退出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
加大巡查力度 強化監督考核
鎮紀委、黨建辦、農業農村辦聯合組建一個工作督導組,不定期對各村晚造糧食生產及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查,各村糧食生產督導考核情況與本年度績效考核掛鉤;利用高科技成果“無人機”擔任空中“巡查員”,應用到撂荒地整治工作中,實現了網絡空間與現實空間的多維連接,資源交換、影響交互。

接下來,太和鎮將繼續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全力做好撂荒地整治各項工作,切實守護人民群眾“米袋子”,為筑牢糧食安全底線貢獻太和力量。
新型農機助力定西“三秋”農機化生產
“退果還耕”多種糧食
新時代我國農業農村取得歷史性成就 農民生產生活水平上了一個大...
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人民...
《陜西省"十四五"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規劃》印發
重慶酉陽鄉村新變:生產講科學,生活有美學
中國近一半環境類指標提前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雙碳”工作開局良好 實現目標須久久為功——國家發展改革委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