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 2022-10-24 19:00
9月23日,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區天府農博園和北京市昌平區興壽鎮香屯村草莓博覽園同步舉行。相隔千里的一南一北,通過直播聯動,首次實現了兩地群眾慶祝豐收聯歡活動的相互交融、同頻共振。

9月23日,四川省成都市中國天府農博園內,群眾慶祝豐收聯歡活動。(來源:中國農民豐收節共享媒資庫)

這邊秋雨綿綿,那頭秋高氣爽,不一樣的秋天風景,承載著一樣的豐收喜悅。在北京現場,農業科技展示、鄉村美食品鑒推廣、農民文藝演出熱鬧非凡;在成都主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果展、大國糧倉科技展、“國寶與豐收”暨天府農耕文明主題展、全國農業生產“三品一標”展示發布、中國鄉村美食品鑒推廣活動、全國農民體育健身大賽精彩紛呈,呈現了一場無與倫比的豐收大戲,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尋豐收色彩
如果要為豐收著色,金黃一定是眾望所歸。在天府農博園星河農業公園,簡約喜慶的群眾聯歡活動舞臺四周,成片的晚稻已經開始由綠轉黃,豐收的氣息撲面而來。
不遠處,5個拱形建筑如同從天而降的飛虹,又像是翻滾的稻浪,無論四季變換,她總是豐收的景象。作為天府農博園的主展館,這里承載了本屆豐收節多項重要活動內容。據了解,這也標志著天府農博園主展館的正式啟用,并首次與公眾見面。

位于天府農博園核心區的天府農博·主展館。(來源:中國農民豐收節共享媒資庫)

9月23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農業博覽園“大國糧倉科技館”內,小學生們在參觀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系統。(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面積達4800平方米的大國糧倉科技館則透著簡潔大方。在這里,展示發布了不久前評選出的40個全國農業生產“三品一標”典型案例、農產品“三品一標”典型案例、優質農產品特色品質技術等一批典型案例與綠色生產新技術,運用視頻、圖片、模型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綠色技術,推介特色品牌,展銷綠色優質產品。

在北京昌平的慶祝活動現場,來自全國六大產區的360斤蘋果,組成“慶豐收 迎盛會”6個大字,吸引觀眾駐足“打卡”。(戴軍 攝)
在北京昌平區,麥田,風車,谷堆,到處都是豐收的元素,到處都是節日的熱烈。展館入口處,來自全國各地的360斤紅彤彤的蘋果組成“豐收墻”向節日獻禮,吸引觀眾駐足“打卡”。
看豐收表情
“紅隊加油!馬上就到終點了!”9月23日上午,在天府農博園舉行的全國農民體育健身大賽現場傳來熱烈地加油助威聲。“曬場收谷慶豐年”“車輪滾滾向未來”“瓜果連連共富裕”……在有趣又緊張的比賽中,種糧大戶代表隊的萬富旭玩得投入,笑得十分開心。他告訴記者,豐收節前夕,他已將秋糧收割完畢全部歸倉,水稻畝產達到806公斤。

這是9月23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農業博覽園拍攝的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民體育健身大賽現場。(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沉甸甸的豐收來之不易,表彰先進凝聚力量已經成為豐收節的慣例。今年,2022年度“全國十佳農民”“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貢獻獎)”“大國農匠·農民技能大賽”獲獎代表走上舞臺,捧回了屬于自己的榮譽。莊嚴的頒獎儀式,崇敬的目光聚焦,現場掌聲雷鳴。
四川資博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經理伍冬秀帶著才下樹的蒼溪紅心獼猴桃來到金秋消費季展銷活動。他熱情地招攬客戶,介紹著自家的產品,盼著為公司打開更大銷路。

9月23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農業博覽園2號展館,金秋消費季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參展商在進行直播。(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在兩地的展示活動中,科技興農的新成果帶來眾多嘖嘖驚嘆的表情。成都大國糧倉科技館中,一個個酷炫的無人機、科技感滿滿的果園巡查機器人引起眾人圍觀;在北京會場,“神十三”飛船返回艙及太空農業展令人贊嘆。中國農業大學與拼多多共同搭建的“小麥展臺”上,專家向詢問的觀眾解答用“高科技”小麥面粉制作的面包有何與眾不同。

9月23日的北京昌平的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現場,與會嘉賓正在現場參觀(戴軍 攝)

這是9月23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農業博覽園2號展館內拍攝的金秋消費季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現場。(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此外,在金秋消費季農產品展區,來自各地的優質農特產品琳瑯滿目,激發出不少市民的選購熱情;在成都市都市現代農業館,來自崇州市的農業職業經理人王伶俐年輕靚麗、笑意盈盈,誰能想到這是一個管理著上萬畝農田的種田人呢!
聽豐收聲音
聽,農民鑼鼓隊報豐收來啦!在喧天的鑼鼓聲中,聯歡活動高潮迭起。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黨委書記李雪平作為特邀嘉賓,一起上臺將金黃的稻谷倒入象征糧倉的斗碗中。“今年雖然高溫干旱,但我們還是保持了高產,原因之一就是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后。”李雪平帶來了豐收的好消息。

“各位客官慢走”“歡迎再來體驗成都田園風光”……在成都都市現代農業館門口,身穿長袍的堂官肩上搭著白色毛巾,極具特色的吆喝聲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對傳統美食的挖掘傳承與都市現代農業的突破創新,兩種氣質在這里交匯,碰撞出了一個更加豐富立體的成都。而隨著當天四川省150道鄉村名菜的發布,更為本屆豐收節增添了溫暖的煙火氣。

在北京昌平現場舉辦的群眾豐收聯歡活動中,農民載歌載舞慶豐收。(戴軍 攝)
妙峰山玫瑰咯吱、昌平正德春餅宴、延慶柳溝豆腐宴、懷柔湯河甜薯、大興凍干雞樅菌……在北京豐收節現場,各式各樣的京郊美食讓人目不暇接。來自密云金叵羅村的梁晴一邊現場制作貢米打包飯,一邊介紹起這道美食的歷史:“我們金叵羅的小米種了900年,清朝時被選為貢米,秋天一收完谷子,馬車插著小黃旗直接送到皇宮。相傳古代士兵們吃了這打包飯,打仗屢戰屢勝,打包飯也從此被賦予了好的寓意。”


在北京昌平的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現場,來自北京13個區的40多家“北京優農”品牌帶來了豐收的農產品。(黃慧 攝)
在中華農耕文明館,來自龍湖智創生活的講解員易霞生動地為觀眾講解著都江堰水利工程。她告訴記者,要做好豐收節的講解工作不容易,智慧農業、農耕歷史涉及方方面面,就拿水稻品種來說,要對160多種水稻做到如數家珍,不得不提前下苦功夫。
四川農業科技職業學院教師萬群從事了16年的農村科技工作。“和過去相比,現在的農民有想法、有知識、有水平,幸福感越來越強了。”她感慨道。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艷玲 黃慧
來源:農民日報
圖片:新華社、農民日報、中國農民豐收節共享媒資庫
農業農村部舉辦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普法直播活動
大國糧倉賦——獻給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共慶共賀豐收!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在成都北京兩地同步...
2022中國農民豐收節吉林梅河口專場活動成功舉辦 ——全國首個“...
慶豐收 迎盛會農民朋友專屬的豐收電臺正式開播
我縣舉行“喜迎二十大 同心跟黨走”主題活動
能力提升建設年——海南省畜牧技術推廣總站成功舉辦2022年全省家...
廣西農牧行業協會黨支部積極開展“科技助農”促鄉村振興志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