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日報 2022-10-10 17:22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豐收”二字在《辭海》中這樣解釋:莊稼生長旺盛,顆粒飽滿,盡歸倉廩。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既展示了悠久的農耕文化,也傳承了優秀傳統文化,更承載了新時代的內涵。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臨盤人民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助力鄉村振興,用奮斗交出成績,用奉獻贏得未來,讓基層生活鋪滿幸福底色。
近年來,臨盤街道緊緊圍繞“五大振興”,高質量推進鄉村建設,以三產融合為路徑,以環境整治為重點,以黨建統領為保障,切實推動鄉村發展提質提速,鄉村建設出新出彩,基層治理有力有效,持續繪就產業興、鄉村美、居民富的美麗畫卷。
推動三產融合 鄉村發展提質提速
沃野平疇,流金疊翠。中秋假期,“去前楊村體驗網紅打卡,看鄉村風光”的視頻和照片刷爆了臨盤居民的朋友圈。漫步前楊村,花草撲鼻,風景如畫。這個村素以鄉村旅游、瓜果采摘而聞名,如今更成為“文旅融合”的示范、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先后榮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國家AA級景區、國家森林鄉村等稱號,今年還入選了山東省鄉村旅游重點村。
往昔村民靠天收,如今走上致富路。前楊村的美麗嬗變是臨盤街道鄉村振興取得實際成效的真實寫照。“村里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成立旅游公司,不僅改善了人居環境,村民還有分紅,五一和中秋假期,我家的農家樂掙了好幾萬塊錢呢!”前楊村村民楊甲紅激動地說。
中秋期間是對蝦交易旺季,幾乎每天都有四面八方趕來購買對蝦的貨車,在太平新村水產養殖合作社門口排起長龍,村民們要將對蝦按個頭進行分揀,然后裝冰打包……太平新村探索實施“黨支部+合作社”模式,因地制宜利用村內廢棄坑塘,村黨支部領辦創辦了綠嘉園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南美白對蝦養殖項目,利用養殖水面5處共30畝,投放蝦苗90萬尾。已與臨邑縣和濟南市的多個水產銷售點達成銷售協議,中秋節期間已全部銷售完畢。
臨盤街道張廟村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山東省“百鄉千村”綠色能源發展行動,探索實施“集中匯流”開發新模式,在177戶村民屋頂安裝光伏組件,配套安裝了逆變器、配電箱等設備,是全省首個并網的屋頂光伏規模化集中發電的村莊,也是省內首個采用“集中匯流”光伏接入技術的項目,有效推進了節能減排工作,促進了村民增收,成功打造了“集中匯流”的鄉村樣板。
這些都是臨盤街道以三產融合為路徑,著力推動鄉村發展提質提速的縮影。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要做好產業布局,規模化、綠色化、品牌化發展一產,科學布局二產,因地制宜發展三產,努力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臨盤街道辦事處主任郝建國說。
近年來,臨盤街道依托一二三產業在空間上的疊合發展,通過產業聯動、數字賦能、技術滲透等方式,使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范圍不斷拓展、產業功能不斷增多、產業層次不斷提升,著力構建三產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讓糧食安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兩條底線”更加牢靠。
加強環境整治鄉村建設出新出彩
走進肖家新村,道路寬敞干凈,屋舍整齊排列,文化墻創意十足,苗圃基地綠意盎然,小廣場里時而傳來陣陣笑聲。今年上半年,臨盤街道扎實做好“雙鎮百村”示范創建,以肖家新村為試點,圍繞“以人為本,以環境為中心”理念,結合周邊資源,與山東同圓規劃院合作,加快規劃編制,強化產業支撐,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詩與庭院的相逢和邂逅,讓扮靚鄉村顏值延伸到每位村民家中。臨盤街道發動街道婦聯和各村執委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調動群眾的熱情和積極性,動員村民清理內外環境,主動開展美麗庭院提升行動,先后開展了美麗庭院打卡、書香庭院等活動,倡導健康向上的現代文明生活理念。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的旖旎風光,是我們記憶里的美好鄉愁。臨盤街道堅定不移持續深化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著力推進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往村覆蓋、往戶延伸,以環境整治小切口,助推生活品質大提升。
堅持共建共享基層治理有力有效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中午幸福院管飯!”前楊村一位80歲的老人打趣地說道。
臨盤街道是“幸福3+5”創新五社聯動基層治理省級實驗點項目之一,前楊村幸福食堂每到周三都充滿歡聲笑語,村里70歲以上的老人齊聚一堂,共享午餐。因身體原因不能到場就餐的,值班村干部負責送餐上門。該項目是由街道民政部門發起,由村內旅游公司、返鄉創業青年共同出資運營,由村干部、黨員、村民代表自發組織、互幫互助的一項公益事業,幸福食堂運營以來贏得一片稱贊。
“一小”連著“朝陽”,“一老”連著“夕陽”,都是事關千家萬戶的重大民生問題。今年以來,臨盤街道堅持把“為老”“為小”作為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重點服務內容。持續放大“為民紅立方”黨建引領品牌,創新實施社區(村)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五社聯動機制,通過紅立方和五社聯動,實現基層治理的集約高效,推動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
9月初,在太平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來自藍天救援隊的志愿者正在普及防溺水應急救護知識。志愿者通過理論和實操演示相結合的方式,為現場的小朋友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復蘇及溺水急救等實用急救技巧。孩子們現場模擬演習,“溺水非常危險,我們應該遠離危險,注意保護自己。”他們紛紛表示。為確保孩子們安全快樂地度過暑期,街道組織各級各類志愿者隊伍30余支,開展防溺水宣傳近百次。
“謝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始終記掛著我們這些老人,志愿者就像孩子一樣,經常來看望我,送來吃的、喝的、用的,讓我的日子越過越好。”辛集新村村民程梁激動地說。
不僅是村里,在社區,居民也能感受到這種幸福。“這些都是社區的愛心居民捐贈的閑置衣物,還有被子、毛毯等,都是全新或者九成新的,我們對衣物分類、整理、消毒,有需要的居民可以免費取用。”宏宇社區黨委書記翟琳琳說,“除了共享衣櫥,社區還有共享健身房、共享紅色影院、共享國學教室等。”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豐富多彩的娛樂生活。
一張馬扎,一場夜話。中秋節前夕,宏宇社區開展了“初心小馬扎”第一期夜訪談。社區書記、“兩委”成員與居民圍坐在一起,就物業、環境衛生、小區綠化等問題,詳細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用“小馬扎”代替辦公桌,用“樹蔭”代替會議室,給黨員講黨史,和群眾拉家常,著力解決居民的訴求,拉近社區與居民距離。
臨盤街道構建“為民紅立方”黨建引領、“初心小馬扎”、五社聯動志愿服務“三合一”體系,著力推動基層治理實現有力有效高質量發展。今年,臨盤街道入選全省基層治理街道(鄉鎮)級實驗點,系全市唯一。臨盤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殿峰表示,要深刻認識到黨建統領基層治理是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全局性、基礎性工作,是深化改革的“主引擎”,是解決基層問題的主抓手。
近年來,臨盤街道按照“黨建統領、條塊融合、多元參與、協同聯動”的總體思路,聚焦“人、治、物、效”,探索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有效路徑,通過力量下沉、數字賦能、提升能力、建強堡壘、文明養成,推進基層治理向智治轉變。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臨盤大地壯美的新時代鄉村振興幸福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中國農民豐收節推薦讀物《稻花香里話豐年》即將出版
稻花香里說“豐”年 長豐縣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舉行
山東省慶祝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在禹城舉辦
中國農民豐收節推薦讀物《稻花香里話豐年》首發
在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 習近平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
讓日子越過越紅火、生活更上一層樓
新時代我國農業農村取得歷史性成就 農民生產生活水平上了一個大...
重慶酉陽鄉村新變:生產講科學,生活有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