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9 23:51
9月以來,面對持續旱情,市糧油專家多次前往水稻生產一線,開展各種形式的技術指導服務,為全市秋糧豐收貢獻科技力量。當前,我市高溫天氣已經結束,臺風帶來降水,旱情明顯有所緩和,有利于水稻的灌漿和最終產量形成。
為整體把握全市水稻生產情況,實地觀察不同水稻品種的特征特性,為來年新品種示范推廣提供依據,市農技推廣中心糧油專家連續三天調研富陽、桐廬、建德、臨安四地水稻新品種展示示范基地和省市糧油優質高產高效示范創建基地,詳細了解各點的水稻生長情況、肥水管理以及受高溫干旱的影響等,針對各點的具體情況,對后期的田間管理技術進行技術指導。
建德大同鎮水稻新品種展示點,展示品種因采用單本插,導致很多品種穗數不足,影響產量水平,建議今后的晚稻展示應增加用種量,采用雙本插種,確保足穗奪高產。在臨安於潛寶悅家庭農場,對于播種遲、抽穗遲的晚稻新品種,專家指導農戶立即灌深水,促進抽穗揚花。
專家們還指出,經歷高溫干旱,晚稻中后期管理,更要精準施策,爭取提高結實率,確保穩產增產。對遭受高溫干旱造成結實率下降的水稻,抓住有限灌漿時間,開展“一噴多促”,努力增加粒重,彌補結實率下降損失,確保秋糧豐收。
信息來源:杭州市農業農村局
藏糧于技 北大荒力保秋糧豐產豐收
河北涿州6000余畝“致富薯”豐收
河北涿州多種形式慶豐收
劍河:獼猴桃喜迎豐收 游客采摘樂趣足
南平舉辦首屆高素質農民水稻機收減損技能比武活動
新疆秋糧豐收形勢喜人?已完成玉米收獲540余萬畝
集成創新立新功 水稻節水又高產 ——興安盟扎賚特旗水稻旱作覆膜...
北京市秋季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技術指引 ——玉米大豆機收減損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