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8 22:26
農民是豐收的主角,碩果是辛勤的回報。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天祝縣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不斷將“藥”字品牌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全力打造農民增收致富新引擎。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走進天祝縣天堂鎮,滿山的中藥材長勢喜人,村民朱積武正和工人們一起挖當歸。朱積武告訴記者,本康村大多數耕地是旱地,種植小麥、豌豆等傳統農作物,產量低,效益不高,屬于靠天吃飯,年輕人只能外出打工,村里的不少土地被撂荒。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村里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揮地域優勢,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朱積武搶抓機遇和村民們成立了種植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承包撂荒地種植中藥材,并吸納村民到合作社就近務工,增加群眾收入。
天祝縣天堂鎮本康村村民 朱積武:我一共種植了二十幾畝地的羌活,今年可采挖五畝地的羌活,能收入六萬元。

這只是天祝縣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天祝縣充分利用山區土地資源充足、土質好、氣候適宜的優勢,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通過建示范基地、赴外考察、聯戶種植、訂單銷售等多種措施,大力推廣種植黃芪、當歸、大黃、秦艽等中藥材。制定出臺了《天祝縣2016年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扶持意見》等政策措施,對連片種植中藥材50畝以上一次性補助1萬元,每增加50畝再補助1萬元,最高補助3萬元,進一步調動了廣大農牧民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為解決中藥材銷售問題,天祝縣動員群眾成立中藥材專業合作社,通過提供中藥材銷售信息、聯系知名藥企等多種形式,幫助種植戶解決銷售問題。同時,不斷引進中藥材新品種,在不同的生態類區進行引種觀察試驗,為中藥材大面積種植提供科學依據。廣泛開展中藥材種植宣傳和技術培訓,通過召開現場會、觀摩會,解決中藥材種植和管理環節中存在的問題,現場為種植戶示范、指導、服務。2021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2.1萬畝,生產各類中藥材1024萬公斤,平均畝純收入達2200元左右。今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2.95萬畝,主要以羌活、烏藥、大黃、藏木香、當歸、黃芪等品種為主。

獨特的自然環境,讓天祝縣擁有了中藥材產業發展的良好生態條件和產業基礎。天祝縣積極挖掘資源優勢,加強產學研協同,謀劃做優品牌,持續在中藥材品質提升、市場推廣上發力。隨著中藥材產業的發展,不僅讓種植戶過上了好日子,也讓周邊群眾享受到了紅利。
天祝縣炭山嶺鎮關朵村村民 王麗秀:我們關朵村種的藥材今年比較多,我們打工也比較方便,一天采摘藥材也能掙個七八十塊錢,一個月能掙兩三千元,不用再到外地去打工了。
特色產業活了,農民腰包鼓了。天祝縣始終把“產業富民”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將中藥材列入“八大產業”之一,積極完善引進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推進落實“訂單+保單”保障機制,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在安遠、天堂、賽什斯等15個鄉鎮種植當歸、羌活、黃芪、黨參等品種的中藥材,建成1000畝以上中藥材標準化示范基地5個,實現產值1.6億元。

在繼承中創新,在傳承中創造,天祝縣中藥材在新時代發展中,綻放出了新的光彩。中藥材這朵產業之花,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支撐、農業轉型發展的新亮點、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新載體。
(全媒體記者:蘇智成?張大榕?李元學)
五年來鄉村產業發展成效明顯、亮點突出
鄉村新風貌:產業興旺 政策給力 增收強勁 農民生活節節高
常州武進:花木產業的鄉村振興路越走越寬
《支持外貿穩定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印發 助力外貿企業紓困解難
丘北這十年丨增進民生福祉 在服務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天津“三農”發展六大成果走在全國前列
教育部:加強高校有組織科研 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以高質量的摸排整改成果推動 農村廁所革命提質增效 ——農業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