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9 02:23
“我就是覺得我應該要去,因為我是一名黨員,這是我的責任。”兩年前,武漢疫情爆發,當召集醫護人員前往武漢支援的號召發出時,高州市中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羅連平第一個報名參加援鄂醫療隊。她舍小家,顧大家,成為廣東省第二批、茂名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進駐武漢漢口醫院,與“戰友”們奮戰在戰“疫”一線。
從2007年開始就職于高州市中醫院,羅連平一直在用敬業和奉獻詮釋著最美的奮斗,堅守初心使命,不負一身“白衣”。她先后榮獲茂名市第四屆“好心茂名人”、茂名市疫情防控一線“敢擔當勇作為先進個人”、2020年第二季度“廣東好人”等榮譽稱號。

羅連平幫助病人整理氧氣管
“最大的心愿是病人安康,醫護安全”
2020年1月28日,年初四,當大家正和家人們開心地迎新年時,茂名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踏上了去往湖北武漢支援抗疫的路上。“當時疫情非常嚴峻,從確認名單到出發,就一天時間做準備,非常匆忙。”羅連平回憶起當時出發的情形,非常感慨。她說:“我丈夫是一名軍人,他十分支持我要去援鄂的決定。有了他們的支持,我就沒有什么后顧之憂了。當時一心只想著,服從安排,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
到達武漢漢口醫院后,眼前的“混亂”讓這批初來乍到的醫護人員們一時間無所適從。該醫院有一部分醫護人員已經被感染,剩下的醫護人員每天都在連軸轉,一連工作20個小時后稍微休息那么幾個小時又開始繼續忙活。醫院里原本負責打掃衛生的阿姨們也全都“跑”了,而她們的清潔工作自然就落在了每間病房的管床護士身上。
“我們是什么都要做,打掃病房和廁所、派物資、喂飯、照顧病人……”羅連平回憶道,“剛開始那兩天真的很痛苦,這里的工作模式我們第一次接觸,比如書寫記錄、電子病歷、醫囑記錄等等這些都和我們不一樣。我們需要磨合和適應。”
從初時的慌亂,到快速上手,迅速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羅連平和隊友們非常給力。他們每天從住處出發要花大約20分鐘,到達醫院后,再花大概半個小時把防護服穿上,一進入病房就是6個小時。
穿著嚴密的防護服為患者叩背,吸痰,監測生命體征等,這些以往看似簡單的操作都需要消耗更多的體能,不一會兒他們就汗流浹背了……在這6個小時里,他們根據每天輪值到的不同班次照顧好每一個病人。大家最大的心愿都是“病人安康,醫護安全”。
“我要把我所有的愛奉獻給我熱愛的患者們”
在馳援武漢的60多天里,除了辛苦和付出,羅連平對病人們的理解和支持印象特別深刻。“我記得有一位肖阿姨,她性格很開朗,還愛樂于助人,每次她都是自己打掃干凈她在的那間病房。”羅連平告訴記者,肖阿姨把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都看在了眼里,她不僅會主動幫忙打掃衛生,看到大家忙碌起來時她還盡可能地去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有一天我們下班準備離開了,她主動走過來說要和我們一起拍個小視頻,表達她的感謝之情。這種大家相互體諒、相互幫忙的情節也讓我們醫護人員更加有動力去面對眼前這些危險的工作。”羅連平感慨地說道。
當時的疫情形勢非常嚴峻,重癥病例多,被感染的風險也高。“有一個病人是病重進來的。在病重期間,她神志模糊,經常對醫務人員作出一些反抗行為。有一天晚上,我和另外一位同事在給她翻身時,她突然伸手拉扯我的防護服,差點把我防護服扯爛了。”羅連平說,“當時我也顧不了自己太多,首先肯定是先處理好病人的問題,再關注自己。不過,后來她康復后知道自己有過這樣的舉動,特地向我們表達了她的歉意和感激。”每當說起這些被病人理解和體諒的經歷時,羅連平都覺得很欣慰。
馳援武漢,從出征到平安回家,60多天,羅連平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入黨誓言。在她和“戰友們”積極的奮戰下,病人從最初的70多個減少至后來的10多個,從最初每天一個死亡病例,到后來沒有死亡病例、危重病例在逐步下降,出院病人一天天增多,經過大家的精心救治和護理,先后有128名患者治愈出院。
“去武漢抗疫的這一段經歷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紀念的、觸動最深的一次人生經歷,也是我最值得思考和總結的工作經歷。”現在的羅連平依然在護理線上奮戰,她堅定地說:“作為一名護士,我很普通。突如其來的疫情考驗了我,錘煉了我,讓我在平凡的崗位上經歷了不平凡的成長。黨和人民給了我至高無上的榮譽,我倍加珍惜,更倍感激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和我的同事們一起,把滿腔熱情傾灑在護理工作崗位上,把所有的愛與真誠奉獻給我熱愛的患者們,生命不息,奮進不止。”
肩負光榮使命 勇擔歷史重任——黨的二十大代表誕生記
凝心聚力擔使命 踔厲奮發譜新篇
疫情之下 不忘初心--小藕品牌發展全產業鏈助力鄉村振興
從水果經紀人到種植能手?二十年堅守只為一顆青脆李
喜迎二十大 奮發向未來丨堅守崗位 重點工程快馬加鞭
吳江區農業農村局堅守糧食安全底線 保障夏糧穩產增效
以案說法|商家聲稱“物品遺失概不負責”有效嗎?
永順縣青坪鎮:助農秋收志愿服務踐行初心擔當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