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30 15:14
臨沂市羅莊區堅持將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作為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和推進清廉村居建設的重要手段,通過創新管理、流程再造,搭建“數智平臺”等舉措,“三資”管理逐步規范,工作機制不斷完善,改革形成了“資金、資產、資源樣樣有人管,監督、管理、規范事事有人抓”現代農經服務模式,實現農村“三資”有序流動,保值增值。
一、強職能、抓隊伍,“三資”管理組織保障穩。
一是落實三個明確。羅莊區兩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的意見》,制定《羅莊區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辦法》等,明確職能工作要求,做到“三資”管理有章可循;按照“村財鎮管”原則,明確各街鎮建立農村集體“三資”代理服務中心為代理機構,統一開展村級“三資”核算業務;按照分級管理原則,明確區、鎮、村三級“三資”運行監管責任,實現日常監督與垂直監管相結合。二是落實機構隊伍。分別成立區鎮兩級農村集體“三資”規范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確保“三資”改革穩步推進;按每7個自然村1人標準,落實農經服務中心人員編制配置,確保“三資”管理隊伍穩定;同步制修訂了《羅莊區關于加強農村報賬員管理的實施辦法》等配套文件,用制度管住人、留住人、監督人,逐村建立起“職業化”村級報賬員隊伍。三是落實資金保障。區財政每年配套300余萬元,落實職業報賬員待遇,區農業農村局整合涉農資金40萬元用于街鎮“三資”檔案室標準化建設補貼,2001年以來各村“三資”檔案實現統一電子信息化歸集、統一綜合管理、統一提級監督應用。
二、深改革、抓機制,“三資”管理制度落實落地。
一是建章立制,強考核。制訂《羅莊區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考核辦法》等文件,將農經管理工作列入鄉村振興評價指標。二是流程再造,重實操。完善“三資”管理制度規范,配套編制《羅莊區農村集體“三資”管控流程》,破除人為壁壘,注重實效實用,優化“三資”審批服務。三是核實底數,建臺賬。把好清查登記、群眾參與、公示公開三個關口,統一建立“三資”臺賬,動態管理,累計規范合同1.29萬余份,清欠各類費用1.17億元,全區村集體收入超過1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100%、3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64.1%。
三、全方位、搭平臺,“三資”保值增值成效顯。
一是實施數據賦能工程,搭建農經智慧云平臺。與區農商行合作,開發“13366”農經智慧系統,整合1個農經綜合數據庫,面向3個服務方向、升級3個系統、新建6個模塊、實現資金全監管等6全目標,逐步實現申報、審批、監管全程線上、全程留痕,方便干部群眾和提高審批效能的同時,杜絕了以往“白條”、票據丟失等弊病,實現村級財務陽光透明。二是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搭建農產產權交易平臺。與臨沂農發集團合作,建立市、區、鎮、村四級產權運營服務平臺,實現區設分中心、鎮設服務站、村設聯絡點,盤活農村集體資產、資源,村集體資產、資源全部進入農村產權交易平臺進行交易,確保促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增加村集體收入。
來源:臨沂市羅莊區農業農村局
作者:李彬 韓絨絨?
通訊員:沈兆艷
[遼寧]撫順市農業農村局積極推進全市鄉村產業發展
【河北】河北省鄉村振興迎來立法保障 設置脫貧鞏固專章 推進鄉...
國辦轉發意見 推進國家公園建設若干財政政策
辣椒種植管理誤區要知道
2022年山東省海洋伏季休漁管理工作總結暨漁業安全部署會議在榮成...
【喜迎二十大】我縣召開市場監管系統慶“十一”迎“二十大”安全...
福建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排查整改工作推進視頻會在福州召開
山東省玉米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在寧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