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報 2022-12-03 05:21
原標題:
張書祥:癡迷農機的農村“愛迪生”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宋雅文
“我們研發的自走氣吸式紅棗撿拾機一天可采摘紅棗10余噸,還破解了紅棗與枝葉分離不干凈等技術難題,深受棗農青睞。”9月19日,瑪納斯縣祥和農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書祥在電話里向客戶介紹。
今年50歲的張書祥生長于農村,在創新農業機械圈小有名氣,取得了60余項發明專利,被譽為農村“愛迪生”。
張書祥之所以癡迷農機,與他早年的經歷分不開。他從小跟著父母務農,對于人工耕作的勞累和低效感受深刻,“干農活太累太辛苦,我的夢想就是發明出提高生產效率的工具,讓農事生產變得更輕松。”1989年,初中畢業的張書祥從甘肅來到瑪納斯縣,在一家鐵器加工修理鋪當學徒。很快,他就成長為機械維修技術骨干,并開了屬于自己的農機修理店。
一次偶然的機會,張書祥發現當地幾家木材加工廠有很多廢棄的下腳料。他試著用這些下腳料制作搟面杖、鍋鏟把等,賺到了第一桶金。
臉盆架子、拖拉機拖斗、拖拉機懸掛鏈條、中耕施肥機、鋪膜播種機……從小產品到大機器,張書祥不知道花費了多少心血。
新疆土地面積大,每年春天播種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張書祥萌發了研發播種機的想法:“我想研究出一種精量鋪膜播種機,可一次性完成鋪地膜、精量播種、施肥、覆土等作業,讓農民省時又省力。”經過反復試驗、改進,張書祥研發了第一代多功能氣吸式精量鋪膜播種機,但產品有缺陷,張書祥賠了50多萬元。
面對挫折,張書祥沒有氣餒。他建立研發團隊,帶領技術人員無償為農戶服務,在田間地頭吸取經驗,不斷優化產品性能,成功研制出氣吸式精量鋪膜播種機。
2010年12月,張書祥成立了瑪納斯縣祥和農機有限責任公司,繼續在農業機械領域搞研發。自走氣吸式紅棗撿拾機就是張書祥研發的一款拳頭產品,目前在阿克蘇、和田、喀什等地得到推廣使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截至目前,張書祥已取得6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先后研發出28種農業機械產品,產品遍布天山南北,并遠銷東北、內蒙古、陜西、甘肅、寧夏等地。
“創新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現在農機更新迭代越來越快,我們更要不斷學習。下一步,公司計劃把每年利潤的20%投入到新產品研發上,讓企業更好地發展。”張書祥說。
大家談·縣農業農村局:打好四個組合拳 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曲
農業農村部舉辦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普法直播活動
蒼南縣農業農村局開展垃圾分類公益宣傳活動
上海市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工作督辦調研
洋浦新建兩條農村公路 !計劃今年11月份完工
玉溪市持續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關于公布獸藥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監督檢查...
鄉村振興一線: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