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8 01:53
眾所周知過橋米線是云南特色美食已有百余年歲月的積淀也是云南味道的靈魂之一,你吃的過橋米線達標了嗎?
快來對照最新標準↓↓↓
云南發布過橋米線標準涉及盛具、葷菜、素菜、主料等
由云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最新發布的《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過橋米線餐飲加工衛生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從設備、烹飪器具、食材種類、燙制過程要求等方面,對云南過橋米線進行了規定。其中要求:①裝米線的碗宜選用直徑大于22厘米的陶瓷器皿;②不得使用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制成的大湯碗;③葷菜:生(熟)豬肉片、雞肉片(塊)、火腿片、魚片、魷魚片、鵪鶉蛋或香酥肉等。生肉片應厚薄均勻,厚度不超過2mm;④素菜:生(熟)蔬菜、豆腐皮、可食用花卉、食用菌或醬腌菜等;⑤主料為米線、餌絲、卷粉或面條等,主料上桌前應燙熟;⑥湯量應確保浸沒所有食材。
評論區里,網友紛紛表示“好想吃”!






鴨血粉絲湯等多種特色美食均發布標準
其實,云南過橋米線并非個例,據了解,柳州螺螄粉、南京鴨血粉絲湯、天津煎餅馃子等多種地方特色美食此前均已發布行業標準。
以南京鴨血粉絲湯為例,去年江蘇省南京市市場監管局下發的《關于南京市鴨血粉絲湯及類似產品食品生產許可相關事項的通知》,規定了企業在明確鴨血粉絲湯的生產工藝。
根據標準,速食裝鴨血粉絲湯的特征料包必須要保持在總含量的50%以上,且料包里面的固形物要保持在50%以上。所謂特征料包,就是鴨血、鴨腸、鴨肝這些鴨產品和高湯合在一起的物料包,它的重量必須超過整個鴨血粉絲湯重量的50%,料包內的固形物,也就是鴨產品占比也要超過50%。
而誕生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螺螄粉更是小吃界標準化的先驅。

早在2015年,廣西柳州就已開始組織起草《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柳州螺螄粉》,并于2016年5月正式施行。該標準對袋裝螺螄粉的用料、包裝、產品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等都進行了細致規定。 今年4月8日,《柳州螺螄粉辣椒油配料包制作工藝規范》等35項柳州市地方標準再次發布,意味著柳州螺螄粉的原材料種養、預包裝柳州螺螄粉原料和湯料包生產加工、實體店管理、品牌創造運用和保護管理等方面有了更詳盡的要求與規定,有效保證柳州螺螄粉的質量安全和“柳州味道”的獨特品質。
在標準化的助力下,螺螄粉取得的戰績非常耀眼,2021柳州螺螄粉全產業鏈銷售收入達到501.6億元,其中袋裝柳州螺螄粉銷售收入達151.97億元。
近年來,隨著方便速食商品越來越受到年輕一代的歡迎,從自熱火鍋到網紅酸辣粉、熱干面,甚至關東煮,曾經的街攤小吃,正紛紛走上流水線,向產業化、標準化發展,其中不乏試圖復刻螺螄粉成功的。
農視微評:
標準化讓地方小吃擁抱更大市場,對于地方特色美食標準化有很多人認為是多此一舉因為地方小吃,經過一代代口口相傳。在共性中又加入了個性化發揮成為很多人味蕾上的獨家記憶因此,要說哪里最好吃答案永遠是“自己樓下那家”。

憑借熟客積累口碑的小規模作坊式的生產固然不需要標準化的加持,但著眼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地方小吃若要走向全國、甚至走向世界,沒有統一的標準品質、風味千差萬別就很難形成品牌效應。
不少地方政府和食品企業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在新思路、新理念的推動下多地特色美食迎“標準化熱潮”。在標準的規范下,不僅能有效保障食品的安全,也可以形成規模龐大的產業鏈帶動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給地方小吃和傳統美食插上標準的“翅膀”,它們將會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云南:滇中引水工程鏖戰正酣
云南: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圖景
關于《云南省試點新產品部分機具補貼額一覽表》的公示
黑龍江高產粳稻品種連續兩年達標“超級稻”
全國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行動在浙江杭州啟動
目前,云南所有建制村實現100%通郵,投遞頻次達標率100%——快遞...
云南省表彰2022年“10大名品”和綠色食品“10強企業”“20佳創新...
云南全面推行村級組織“大崗位制”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