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寶山 2022-10-17 23:12
沈家橋村位于寶山區月浦鎮西北部,近年來先后獲評上海市文明村、寶山區美麗鄉村示范村、上海市美麗鄉村示范村等多項榮譽稱號。作為第四批上海市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單位,沈家橋村始終將黨建引領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基礎和根基,聚焦鄉村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打造和諧有序、創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沈家橋。
匯初心,辦實事讓幸福生活可知可感
建強建優基層黨組織。沈家橋村強化基層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以“我為群眾辦實事”“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結對共治雙受益”等基層黨建項目為抓手,激發基層黨建紅色動能。通過黨員掛牌、承諾踐諾、聯系農戶、結對幫扶等活動方式,深化黨群聯動,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執行力。
黨員帶頭聚焦共治共享。以黨員志愿者隊伍為抓手,沈家橋村建立了一支以“服務群眾、溫暖人心”為宗旨的“匯心手拉手”志愿者服務隊,積極投身于各類“匯心志愿行動”。在大上海保衛戰中,他們作為防疫力量的重要補充,在道口、在宅居,在凌晨、在深夜,活躍于每一處“戰場”。一張張內容詳實的防疫信息表自他們手中交到村委,為構筑全村疫情防線起到重要作用。
實事為民回應群眾關切。自2021年推行“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以來,沈家橋村黨支部累計落實各類實事項目十余件,包括梅園宅宅心污水管網更新、打通鵝盤橋宅至富長路出口,并完成錢陸路東側55盞太陽能路燈加裝等工程,以看得見的變化回應村民日常生活的關切和期盼。從傾聽民聲、收集民需,到民主決策、項目落實,村民們在參與鄉村治理的過程中,增強了主人翁意識。
匯匠心,思振興讓鄉村風貌煥然一新
專業設計打造整體風貌。沈家橋村委托專業團隊對村莊整體風貌進行通盤設計,以“一戶一方案”的原則,在尊重現有基礎前提下進行美化提升。翻新外立面、降低圍墻、簡化門柱……從最初的一家黨員家庭帶頭同意做樣板,到梅園宅“家家成樣板”。在征集村民意見過程中,需要一塊舒適的公共活動空間列入了村民的“振興”心愿單。群眾點單、支部接單,結合村委會搬遷計劃,在原生產隊閑置倉庫基礎上,將鄉村文化、村史沿革、文明宣傳、村規民約等軟元素利用碎片空間進行系統的設計,打造一個能為周邊村民提供觀影、閱讀、助餐等服務的梅園宅睦鄰點。
各展所好塑造美麗庭院。以“小三園”建設為抓手,沈家橋村鼓勵村民們以自家宅前屋后為責任包干區,發揮創意、各展所好,主動修繕維護自己的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并將其列入沈家橋村的村規民約和文明實踐積分制度。如今,有的人家門前果樹碩果盈枝,有的人家院里菜畦種類繁多,也有的人家盆盆植栽錯落有致,交織在一起,形成了鄉趣盎然、各具特色又和諧統一的農村風貌。
招商引資打通源頭活水。沈家橋村立足滬北非學科類研學基地的角色定位,引入種源研發、農學體驗以及萌寵樂園、鄉村牧場等產業,豐富都市游客近郊鄉村游內容,帶動地區人氣活力提升。通過“豐”字結構的產業打造,村里租金、稅金、薪金、股金四個漲,讓老百姓共享鄉村振興“豐收季”的獲得感。
匯恒心 謀新策鄉村治理久久為功
拓展基層自治參與主體。面對農村地區老齡化程度高、土客倒掛嚴重的現實基礎,既要破除傳統地域觀念,讓更多新村民參與到鄉村治理中來,沈家橋村在實踐中積極發揮摸排員、傳達員、宣傳員的“三大員”作用;也要注重條線聯動,整合群團力量,讓結對黨組織、婦聯、團支部、志愿者等主體也參與到民主治理和民主監督之中,充實基層力量。
探索村級議事協商機制。秉承“民事民提民決議,村事村辯真辦事”的宗旨,沈家橋村依托社區通平臺和鄉村睦鄰點,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村級議事協商體系,將群眾關心的民生問題化為提升生活幸福度的基石。通過民主投票,全新的沈家橋村村莊標識從9套備選方案中脫穎而出,體現了群眾對村莊的共識。近期,宅內道路的命名工作也通過議事協商機制,放手村民共同參與,共謀佳名。
試行文明實踐積分制度。試行開展文明實踐積分兌換活動,推進移風易俗、涵養淳美鄉風。《沈家橋村文明實踐積分兌換守則》從遵紀守法、家庭和睦、庭院整潔、鄰里友好、崇尚新風等五方面建立基礎積分清單,每季度一評,并將參與志愿活動、展現好人好事等內容設為加分項,將無故不參與組織活動、違章搭建等行為列為減分項。積分制度的試行也為“最美志愿者”“星級文明戶”等先進典型的評選提供了依據。
非遺與光影:土樓中的鄉村振興新活力
走進閩江源頭:“五子登科”助力鄉村振興
青島西海岸新區六汪鎮祝茲侯村第一書記王德春:把助力振興的交響...
江蘇 “五方掛鉤”助鄉村振興
習語阡陌第90期:“工商資本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習語阡陌第89期:“城鎮和鄉村是互促互進、共生共存的”
習語阡陌第84期:“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
王璽:跑好鄉村振興“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