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 2022-11-02 22:22
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祁巷村里,車水馬龍。入村的黃(橋)祁(巷)農村公路上,汽車一輛接著一輛,紅黃藍交織的“徑美泰興”品牌農路,一直延伸到美麗的小南湖景區,農村公路與湖、與民宿融為一體。日前,來自泰州市88個鄉鎮(街道)的100多名農村公路工作人員在該村振興學堂內,聆聽專家們的“四好農村路”技術、政策講座。
說起農村公路,全國勞動模范、祁巷村黨委書記丁雪其講述了一個“想吃一塊整豆腐”的故事。他是上世紀60年代生人,小時候物質貧乏,想吃豆腐還要到黃橋鎮上買。那時全是土路,被板車、拖拉機、三輪車壓得坑坑洼洼的,遇上下雨天,一個水坑連著一個水坑?;舜蟀胩鞎r間買到了豆腐,還要小心翼翼地放在盤子里,提著籃子走回去,就怕回家路上顛散了,成了碎豆腐。
“想吃一塊整豆腐”的故事,道出了以前的農村交通出行難。正是因為對交通出行殷切期盼,泰興市相繼啟動了農村公路“村村通”、提檔升級等工程,實現了市通鎮二級、鎮通村四級公路相連。
如今的祁巷,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9.96公里。長5.3公里、寬6米的黃(橋鎮)—祁(巷村)線直達黃橋,此外307縣道分蔣線—203縣道元珊線,經334省道接229省道都可以直達鎮區,自駕10多分鐘就能上高速,發達的公路網給祁巷插上了騰飛的翅膀。70多家民宿、近60家農家樂、4000畝果蔬喜獲豐收……僅去年,小南湖風景區就接待游客20多萬人次。產業化經營更是讓村集體收入10年間增長了11倍,這幾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每年都超過300萬元。
富裕起來的,不只是祁巷。泰州全市涌現了靖江德勝村、興化東羅村、高港大馬村、姜堰河橫村等20個特色田園鄉村,他們都因路而興、而富,也藉由短視頻傳播成為了“網紅”。
如果說,農村公路是泰州鄉村大地的交通“主骨架”,那么品牌農路——“泰美農路”則是泰州美麗農村的“新顏值”擔當。從2014年開展農村公路品牌建設,到形成“1(市級泰美農路)+6(每個市區一個品牌)”集群矩陣,品牌農路環線連接起靖江、泰興、高港沿江生態走廊,描繪興化、姜堰、海陵里下河水鄉風光,成為“農路+產業、+生態旅游、+新業態”融合發展的最重要載體。8月4日,省交通運輸廳聯合省作協組織13市作家采風團,專程來到興化“千垛美路”和高港“一路高暢”,探尋農路之美。
這是泰州農村公路在規劃上注重融合帶動、串聯全市的成功實踐,也是泰州交通惠民、交通富民的縮影。據泰州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市鐵路辦主任潘愛民介紹,泰州交通堅持“致力民生、聚力轉型”,堅持高質量建設、嚴要求管理、高標準養護、高水平運營、高起點示范,創新管養機制,保障資金投入,深化科技管理,強化生態引領,協調統籌全面推進農村公路工作。目前,泰州全市農村公路總里程突破9000公里,路網密度達16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面實施生命安防工程,解決臨水臨河、平交道口、急轉陡坡處的安全隱患。建成標準化農村客運站53個,全市所有A級以上景區、20個特色田園鄉村全部通達等級公路,交郵融合線路11條、鄉鎮農村物流服務站68個、村級農村物流服務店1086個,徹底盤活縣、鎮、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泰興、高港躋身“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成為了鄉村振興的強力引擎。2021年,泰州全市鄉村休閑旅游綜合收入達84億元。
一條條柏油路修到了家門口,“幸福的煩惱”也隨之而來。剛過去的國慶節,祁巷村里的金辰公司副總經理丁冬感覺是最忙碌的一個節日。手機響個不停,公司葡萄采摘園里養殖的生態雞、鴨、鵝,被本地酒店以及無錫、蘇州、上海客商搶購一空。有自駕游游客說,“一圈轉下來,就想找個好歇腳的地方。如果再有個驛站,這樣就可以留下來住上一宿,還能有更多的消費。”丁冬“幸福的煩惱”,在泰州市交通運輸局發布的《美麗鄉村路建設指南》里找到了“密鑰”,指南提出試點“農村公路服務驛站”,滿足公眾舒適出行需求。泰州交通連續三年開展“最美鄉村路(橋)”評選活動。“十四五”期間,全市將打造不少于50條“美麗鄉村路”,實現每個鄉鎮(街道)都有“美麗鄉村路”。
一條條美麗農村公路,承載著鄉村振興夢、交通強國夢,產業布局在“路上”,經濟發展在“路上”,幸福生活在“路上”。展望未來,到“十四五”末,泰州交通聚焦“全國領先 全省一流”,建設“四好農村路”全國市域突出單位,為農村交通服務鄉村振興提供泰州智慧和泰州經驗。(夏凱 張婷)
假期看出游!央視多頻道聚焦 → 茂名信宜:鄉村綠水生態碧道游成...
鄉村“大喇叭”、戶外LED屏…茂名全覆蓋傳遞交通安全“最強音”
河北永清:打造精品蔬菜產業集群示范區助力鄉村振興
浙江慈溪打造紅菱“共富工坊” 激活鄉村共富“新引擎”
非遺與光影:土樓中的鄉村振興新活力
走進閩江源頭:“五子登科”助力鄉村振興
農業農村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建設國家農業綠色 發展先行區 促進...
青島西海岸新區六汪鎮祝茲侯村第一書記王德春:把助力振興的交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