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7 09:36
教育興,則江津興
教育強,則江津強
十年砥礪奮進,十年跨越發展
江津區委、區政府始終把教育
作為民生大事、發展大事來抓
通過打好科學布局、資源整合
體系完善等一系列組合拳
推動全區教育事業實現了質的飛躍

▲海匯小學孩子們在操場上快樂玩耍
十年奮進書寫,十年精彩蝶變
江津成功創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首批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區、全市社區教育示范區,成功入選首批60個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示范區。江津教育榮獲國家教育教學成果獎7項,重慶市教學成果獎25項。市政府對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區予以督查激勵,江津教育連續兩次入選。

▲江津區雙福二小跳繩小將備戰跳繩世錦賽

我區財政性教育經費由2012年的15.89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31.47億元,教育撥款年均增長7.8%;

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由2012年的12.27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24.66億元。

新建、遷建、擴建學校、幼兒園46所,建成農村寄宿制學校38所。基礎教育學校校舍建筑面積從165.9萬平方米增加到232.9萬平方米,增加了67萬平方米。

▲江津實驗小學孩子們正在上科技課 記者 蘇盛宇攝
全區學校運動場全部軟化、直飲機全部配備、教育裝備全部提升、衛生廁所全部覆蓋,校園面貌大為改觀。

▲數字化物理實驗室
截至目前,江津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8.25%、100%和98%。其中,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55.38%,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8.78%,成功入 選全市十個大力推進幼小銜接實驗區之一。

▲江津區雙福第四小學學生在操場上盡情游戲
十年興賢育才,十年立德樹人
十年來,江津深耕細作,加強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建設。全區教師隊伍秉持對教育事業的熱忱,立三尺講臺于寒來暑往,灑辛勤汗水于秋去春來。

▲江津區第一屆中小學教師風采大賽
十年來,江津區新招聘教師近3000人,高級職稱教師增加到1800人。人才引進培育效果顯著,培育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重慶英才計劃名家名師2人,市級骨干校長、教師,學科帶頭人及名師392人。我區教師獲國家級賽課一等獎60人次,獲重慶市賽課一等獎200余人次。

▲江津區青少年在聶榮臻元帥陳列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目前,全區共創建國家級體育特色學校29所、全國航空特色學校2所、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3所、中華詩詞詩教先進單位8個。

▲石蟆小學學生在香蕉園里積累作文素材
全區學生參加國家和全市體育、科技、書畫等各類競賽活動年均近3000人次,位居全市前列,素質教育呈現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
十年凝心聚力,十年孜孜探索
十年來,江津圍繞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通過革故鼎新激發創新活力,實現辦學質量和人民滿意度“雙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我區還創新實施“點名式”資助,精準資助實現幼兒園到大學全覆蓋,年均投入1.4億余元,惠及貧困學生27余萬人次。

▲發放生源地貧困(優秀)大學生助學金
如今的江津,還在邁開步伐向前進,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教育協同發展,鞏固和壯大自己的教育“朋友圈”,不僅與瀘州市、雅安市滎經縣、都江堰市簽訂教育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還將高標對接重慶中心城區優質教育資源,為江津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平臺。

▲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服裝設計與工藝賽項在重慶工商學校舉行
一秩奮進路,十年新征程
新時代賦予江津教育嶄新的使命
面向未來
江津教育將繼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加快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持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全媒體記者:施婉瑩?
通訊員:王詠梅
圖片除署名外由區教委提供
湖北:小微企業貸款十年增長4.7倍
踐行新發展理念 四川努力打造新增長極
《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英文版出版發行
非凡十年·匯川三尋丨走進紅色勝地婁山關
“睢”風奔跑發展是方向 | 非凡十年
我國建成規模最大的郵政快遞網絡 農村市場成為快遞業新增長極
中國三農非凡十年:鄉村振興產業旺
非凡的變革 巨大的跨越——從“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看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