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1 17:31
今年以來,天祝縣把推進農村移風易俗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抓手,把新思想、新政策、新風尚“潤物細無聲”地送到群眾身邊,有效遏制了大操大辦、天價彩禮、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一朵朵文明之花正在天祝大地盛開。

走進天祝縣抓喜秀龍鎮炭窯溝村的文化廣場,各個角落都能看到鄉風文明的宣傳標語,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村民們談論最多的是政府倡導的“一碗燴菜辦喪事”的文明理念。隨著移風易俗活動深入開展,炭窯溝村婚喪事宜大操大辦的陋習失去了市場,而捐資助學、建設家鄉則成為了新風尚。天祝縣抓喜秀龍鎮炭窯溝村村民 巖茂懷:現在這變化就大的很,以前辦喪事破費大,現在簡單,一碗燴菜一吃,酒也不喝。這兩年,炭窯溝村通過鄉風文明教育,凝聚基層智慧,推動一系列創新舉措“落地開花”。村里設立“紅黑榜”,“紅榜”宣傳典型榜樣,“黑榜”曝光不文明行為。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參與,把“村里事”變成“自家事”,鄉村環境衛生和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炭窯溝村的變化只是天祝縣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天祝縣通過制度保障、實踐養成、教育引導等多種方式,不斷增強精神文明建設思想引導力,扎實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充分利用鄉村大喇叭、標語橫幅、墻體彩繪等形式,廣泛宣傳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理念,組織開展“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系列活動,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大力弘揚家庭美德,使移風易俗寓教于樂、深入人心。研究建立紅白理事會、制定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婚喪喜慶事宜指導標準等規范性制度,把厚養薄葬、抵制高價彩禮、婚事新辦、“一碗燴菜辦喪事”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破解“人情味”變成“人情債”舊俗異化問題,回歸優秀傳統禮儀。創新實施“道德儲蓄所+紅黑榜”鄉風治理模式,多頻次宣傳報道“文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等先進典型,引領文明社會新風尚。天祝縣打柴溝鎮安家河村村民 王學培:(現在)彩禮減免,喪事就是一碗燴菜,煙酒也取消了,這種方式好,有利于減輕年輕人負擔。

文明生沃野,新風潤心田。如今,在天祝各地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已逐漸消失,群眾“人情債”少了,自我管理、自覺踐行移風易俗的長效機制基本形成,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等文明風尚愈加濃厚,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全景圖正在天祝大地生動鋪展。
(全媒體記者:蘇智成?張大榕?李登玉)
麒麟區:繪就綠美鄉村新畫卷
中國這十年: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
[青海]都蘭:發展路衍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2022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助力鄉村振興活動在新鄉舉辦
承德實施農業產業和鄉村旅游項目586個
鄉村夜經濟 | 看星星吹山風、支帳篷住民宿…這里夜色撩人
奉賢莊行:厚植文旅發展優勢 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致敬脫貧攻堅 助力鄉村振興”公益助學首批項目試點落地